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所谓“同治中兴”的说法。同治年间(1862至1874年),人民的大起义逐一失败,对外关系也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下维持着和平局面,所以当时官僚地主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竟自夸为“同治中兴”。如编辑“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的陈弢,1875年歌颂同治政绩是“削平僭伪,绥靖边陲,伟烈丰功,为书契以还所罕觏——即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意思。好可怜而可耻的“中兴”啊!所谓的“绥靖边陲”实际上岂不就是向外国侵略者屈膝么?所谓“削平僭伪”实际上岂不就是借外国力量镇压人民么?
——胡绳《帝国主义々中国政治》
材料二同治中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王朝中兴,同时也是第一次试图在不对传统价值观和体现这些价值观的制度进行革命改造的条件下改善中国政府,使之在近代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努力。……虽然其成就十分辉煌,但其最终归于失败,它是一系列努力中最接近于成功的一次。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最后的抵抗1862~1874》
材料三江南制造总局从1871年到1879年期间翻译了7I部著作,其中历史和政治3册,地理1册,自然科学和哲学4册,数学18册,天文和气象3册,理学和工程学6册,航海技术、战术、炮术18册,地质学2册,化学5册,药学l册,杂志5册,工艺5册。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1)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材料一为例.请分别列举作者所用之“史”和所发之“论”;(。不能照抄材料)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芮玛丽与胡绳的主要观点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列翻译著作有何特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材料一有所谓“同治中兴”的说法。同治年间(1862至1874年),人民的大起义逐一失败,对外关系也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下维持着和平局面,所以当时官僚地主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竟自夸为“同治中兴”。如编辑“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的陈弢,1875年歌颂同治政绩是“削平僭伪,绥靖边陲,伟烈丰功,为书契以还所罕觏——即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意思。好可怜而可耻的“中兴”啊!所谓的“绥靖边陲”实际上岂不就是向外国侵略者屈膝么?所谓“削平僭伪”实际上岂不就是借外国力量镇压人民么?
——胡绳《帝国主义々中国政治》
材料二同治中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王朝中兴,同时也是第一次试图在不对传统价值观和体现这些价值观的制度进行革命改造的条件下改善中国政府,使之在近代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努力。……虽然其成就十分辉煌,但其最终归于失败,它是一系列努力中最接近于成功的一次。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最后的抵抗1862~1874》
材料三江南制造总局从1871年到1879年期间翻译了7I部著作,其中历史和政治3册,地理1册,自然科学和哲学4册,数学18册,天文和气象3册,理学和工程学6册,航海技术、战术、炮术18册,地质学2册,化学5册,药学l册,杂志5册,工艺5册。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1)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材料一为例.请分别列举作者所用之“史”和所发之“论”;(。不能照抄材料)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芮玛丽与胡绳的主要观点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列翻译著作有何特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学家方行认为,“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收益,属于高收益还是低收益,都会自然地同封建地主的土地收益相比较,并会以后者作为衡量准绳”。如果土地投资收益很高,比如30%,那么借贷利率即使为30%也不算合理。下面是1934年民国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对当时全国22个省的乡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做的调查情况表
1934年时部分省份的民间借贷利率的分布情况

请从上图(表)提取两条关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状况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历史学家方行认为,“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收益,属于高收益还是低收益,都会自然地同封建地主的土地收益相比较,并会以后者作为衡量准绳”。如果土地投资收益很高,比如30%,那么借贷利率即使为30%也不算合理。下面是1934年民国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对当时全国22个省的乡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所做的调查情况表
1934年时部分省份的民间借贷利率的分布情况

请从上图(表)提取两条关于民国时期民间借贷状况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学海大联考2018届高三名校大联考模拟试卷(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自18世纪中叶或末期开始,俄国局势的发展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而正确地安排好俄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则取决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第一,关于解除强制性农奴劳动问题;第二,关于各个阶层恢复参与政治经济事务的问题。
——(饿)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
材料二19世纪以后,俄国发生了多次革命和改革。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提出建立欧洲式的立宪政权,随后,民粹派喊出了“土地与自由”的口号。1861年,沙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宣布解放农奴,接着又进行了地方自治和司法制度的改革。……在1905年的革命中,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仍然是革命的首要目标。在革命风暴的压力下,沙皇虽然颁布了设立国家杜马的法令,但他一直任意解散杜马。在随后的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中,既没有解放农民,也没有真正给农民土地所有权。
——柳植《20世纪俄国历史曲折发展的启示》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沙皇是怎样解决材料一所谓“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的。
(2)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自18世纪中叶或末期开始,俄国局势的发展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而正确地安排好俄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则取决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第一,关于解除强制性农奴劳动问题;第二,关于各个阶层恢复参与政治经济事务的问题。
——(饿)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
材料二19世纪以后,俄国发生了多次革命和改革。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提出建立欧洲式的立宪政权,随后,民粹派喊出了“土地与自由”的口号。1861年,沙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宣布解放农奴,接着又进行了地方自治和司法制度的改革。……在1905年的革命中,争取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仍然是革命的首要目标。在革命风暴的压力下,沙皇虽然颁布了设立国家杜马的法令,但他一直任意解散杜马。在随后的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中,既没有解放农民,也没有真正给农民土地所有权。
——柳植《20世纪俄国历史曲折发展的启示》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沙皇是怎样解决材料一所谓“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的。
(2)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10月,阿登纳政府不惜付出承认萨尔区国际化地位的代价,加入旨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倡导用煤钢联营的方式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阿登纳政府立即接受这一史称“舒曼计划”的方案,并于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标志着德法关系开始解冻,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952年5月,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美、英、法三国与联邦德国签订条约,结束占领制度,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次年,该条约正式生效,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得以恢复完全主权的原因。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10月,阿登纳政府不惜付出承认萨尔区国际化地位的代价,加入旨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倡导用煤钢联营的方式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阿登纳政府立即接受这一史称“舒曼计划”的方案,并于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标志着德法关系开始解冻,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952年5月,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美、英、法三国与联邦德国签订条约,结束占领制度,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次年,该条约正式生效,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得以恢复完全主权的原因。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克伦威尔大事年表

(1)在材料所列事件中哪一个是克伦威尔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转折点?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材料克伦威尔大事年表

(1)在材料所列事件中哪一个是克伦威尔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转折点?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6.
雅典曾实施过一次关于称呼的改革,改革后雅典市民的正式名字就按居住地、父亲的名、自己的名来表示。例如苏格拉底被称为阿洛佩凯区索弗罗尼斯科斯的儿子苏格拉底,这使得家族和门第的名称消失了。这场改革的发起人是
A.梭伦 |
B.克里斯提尼 |
C.庇西特拉图 |
D.伯利克里 |
7.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1830年的资产阶级于是必须与贵族进行一场新的斗争……”据此可知,这一情况
A.表明保守主义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
B.结束了贵族掌控国家权力的陈旧制度 |
C.推动下议院席位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 |
D.将促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责任内阁 |
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就致力推动改订新约运动,但实际效果甚微;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南京国民政府努力推动中国外交自强 |
B.南京国民政府治下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
C.美国逐渐把中国视为亚洲最大盟友 |
D.抗日战争显著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
9.
1972年,***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说:“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就死也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的谈话表明当时中央
A.尝试纠正“文革”与“左”倾错误 |
B.希望联合美国来制衡苏联 |
C.有意模糊意识形态的差异 |
D.准备开拓对外的经济工作 |
10.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经济援助,以防止当地发生革命,并派遣美国军事人员保卫“自由制度”。这‘现象反映了
A.希腊、土耳其触犯了美国利益 |
B.美国首次公开自己的霸权意图 |
C.战后大国间的合作关系破裂 |
D.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西欧国家 |
11.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知
A.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 |
B.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 |
C.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 |
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 |
12.
下表为辛亥革命后20年间中国机器进口的状况。对该表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每五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

每五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

A.民国政府的倡导一定程度推动了农业近代化 |
B.中国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 |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不需近代农机生产 |
D.资金短缺制约近代农机生产推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