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60年代初,西德已实现经济奇迹,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改善国际地位,加之中苏分歧公开化,西德上下出现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1964年5月,双方驻瑞士的外交机构就发展两国关系问题首次进行官方接触,但由于各种原因未取得实质性结果。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西德同苏联、东欧关系逐步正常化,中国与西欧***共同签署内部谅解,声明两国政府都有早日建交的愿望,并商定通过双方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这份谅解为两国通过谈判正式建交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1972年10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与联邦德国外长谢尔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只有15分钟的签字仪式,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德建交公报。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谋 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促成1972年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的因素。
2.单选题- (共27题)
A.梭伦改革前 |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
C.梭伦改革时期 |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
A.民主政治 | B.爱国情怀 | C.城邦观念 | D.公民意识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
A.无罪推定原则 | B.不告不理原则 |
C.遗嘱优先的原则 | D.注重证据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
A.众议员由全国公民选举产生 | B.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
C.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 D.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其生产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
C.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D.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
C.废除君主立宪制 |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
A.日本对二战的深刻反思 |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C.中日民间交往的推动 | 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 |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C.不结盟政策的提出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A.使新中国国际大国地位得以体现 | B.是对“一边倒”战略的阐释与体现 |
C.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定型 | D.反帝反殖团结合作的亚非精神形成 |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交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④② | D.②③①④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
B.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
①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②英国《权利法案》
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①②④③ |
3.选择题- (共10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二:读下图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
店主这才知道,中国有了原子弹!他激动地向祖国遥拜,含着眼泪说:“列祖列宗啊,我炎黄先祖啊,算是有一这么一天。”--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二:读下图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
店主这才知道,中国有了原子弹!他激动地向祖国遥拜,含着眼泪说:“列祖列宗啊,我炎黄先祖啊,算是有一这么一天。”--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二:读下图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
店主这才知道,中国有了原子弹!他激动地向祖国遥拜,含着眼泪说:“列祖列宗啊,我炎黄先祖啊,算是有一这么一天。”--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