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042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以关中为腹心,朝廷消费浩大,物产不足供应,不得不依赖江南漕运。安史乱后中原残破,赋入甚微,而运河又因战乱失修,运输成本大增,运量大降。代宗初即位时,长安斗米价至千钱,宫中无隔夜之粮,郊农搓谷穗以输官。刘晏根据运河各段水情特点及船夫对航道熟悉情况,采用分段转输之法,又制造专门船只,改进造船材料,用盐利雇船工专司行船,并调军队押运,终使成本降低,安全系数及运输效率大为提高。由京师至各地巡院遍设“疾足”(情报员),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动向,动用各处粮仓储备以调节丰歉,丰则入籴,贱则入粜,以防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波动,官府又从中获利,此名为“常平法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推行的理财措施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推行理财措施的意义。
2.
(历史—选修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双方约定:保证维持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友好关系。苏日双方在宣言中声明:“苏联誓当尊重‘满洲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誓当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4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就苏日条约发表声明:“查东北四省及外蒙之为中华民国之一部,而为中华民国之领土,无待赘言。中国政府与人民,对于第三国间所为妨害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之任何约定,决不能承认。并郑重声明,苏、日两国公布之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4月24日,蒋介石向各地军政要员发出密电,通报了他对条约的判断。蒋介石认为,该条约的订立并非日本外交的成功,而是苏联外交的成功,“此约之订立,其主动全在苏联,亦可谓为苏联对日计划之成功,其于敌寇,实有害无利,且适足以增加其失败之因素”。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的战略目的。
(2)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对苏日条约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加紧侵略越南,觊觎中国,构成了对云南、广西的严重威胁,中国南疆告警。当时,张之洞还在山西巡抚任上,他虽远离前线,但“目击时艰,不胜焦灼”,向清廷屡上奏折。他指出:“法国图越窥滇,蓄谋已久”,当此“强邻窥伺,藩属急难,疆国堪虞之际”,中国亟宜加强防务,增兵边关,“助越之势,沮法之气”,“断无坐视之理”。他进而力言:“强敌压境,边防紧急,依恃谈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有积极筹战筹防”,兴师助越,志在必战,方能挫败凶锋,粉碎法国的侵略计划。
张之洞于1885年初兵凶战危的紧急关头,力排众谤,起用爱国老将冯子材,并在军事上鼎力扶持和发挥其才能的事迹,时人称道:“中外两军相见,威震远人,独数谅山一役,全仗运筹决策。”人云冯子材“建此殊绩,亦之洞知人之效也”,是有道理的。
——摘编自黎仁凯、钟康模著《张之洞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屡上奏折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之洞被时人广为颂扬的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4.
公元前546—公元前527年,庇西特拉图统治雅典期间,主持兴建了一大批新的建筑和公共工程,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主宰了主要的议事会。在他死后不久,新的改革家克利斯提尼为改变这一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B.削弱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C.扩大公民大会职权
D.鼓励公民观看戏剧表演
5.
18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已经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政府
B.限制王权获得了重大进展
C.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
D.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6.
明代江南太湖流域是蚕桑丝织地区,出产的优质蚕丝不但行销全国而且行销全球,号称“湖丝遍天下”,以至于农民的经济主要来源于养蚕、缫丝和丝织业,大大超过了纯农业收入。这说明当时
A.江南地区市场经济发达
B.海禁抑商政策尚未执行
C.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
D.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7.
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创办的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都是由私人资本集股设立的,却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期望为企业提供政治保护
B.缓和官府面临的资金困难
C.希望企业由商办转为官办
D.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8.
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这一措施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原有土地制度
B.彰显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
D.有利于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