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四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41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7

1.单选题(共18题)

1.
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建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
A.城邦最早出现时期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2.
《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由此可见罗马法
A. 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B. 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不断发展完善
D. 反对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3.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A.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4.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民主主义色彩
C.专制主义色彩
D.民族主义色彩
5.
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A.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 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 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 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6.
“以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但它却不断巩固,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其原因主要是
A.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 1875年宪法确保了共和政体的延续
C.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D. 总统强大权力的保障
7.
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8.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9.
钱穆先生曾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 定都天京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发动金田起义
D. 颁布《资政新篇》
10.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可见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11.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 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 B. 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C. 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 D. 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
12.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上征途”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右倾错误
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13.
20世纪30年代,***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 反“围剿”失败后战略转移
C. 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B. 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 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D. 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15.
陈毅同志有诗云:“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关门打狗,辽沈战役奏凯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16.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概括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是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7.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它”
A. 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B.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 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D.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18.
20世纪初期,翻译外来书籍盛行。其中对某书的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据此推断该书是
A. 《新青年》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

2.选择题(共4题)

19.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20.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21.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22.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然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平等地创造了人。”这里的“平等”主要是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