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基础会考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039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1937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所做的承诺。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的背景和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染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2.单选题(共13题)

3.
克里斯梯尼创立了“陶片放逐法”,规定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用陶片或贝壳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这一做法旨在
A.铲除氏族贵族政治特权B.协调贵族与平民矛盾
C.开创城邦民主政治体制D.防范民主权力被滥用
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案,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一规定体现的是
A.联邦制B.邦联制C.总统共和制D.议会共和制
5.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6.
1953年,新中国政府提出了一项重大外交政策,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一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边倒”
7.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并指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这就是著名的
A.杜鲁门主义B.北大西洋联盟
C.马歇尔计划D.华沙条约组织
8.
《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国)大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这反映了中国两千年前的名片是
A.青铜器B.丝绸C.瓷器D.茶叶
9.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的是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D.光荣革命
10.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了一家规模最大的官办企业。该企业有两千多工人,下设机器、木工、铸造、熟铁、枪炮、火药、子弹、炮弹、水雷、炼钢等分局,并设有翻译馆、机械学堂、操炮学堂等新式学校,经费由政府调拨,产品也由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这一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
11.
有一位思想家,针对雅典世风日下,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教化。这位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2.
该诗作长达375句、近2500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千变万化,雄伟奇观。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该诗是
A.《离骚》B.《子虚赋》C.《木兰辞》D.《春望》
13.
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他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14.
有人说他是“跪着造反”,也有人说他的思想是“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人们评价的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章太炎
15.
这是一幅由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创作的油画作品,表现的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情景。作品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为主体,高擎着三色旗,领导着革命队伍前赴后继,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战场。这幅画作是
A.《马拉之死》B.《自由引导人民》
C.《伏尔加纤夫》D.《格尔尼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