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802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0

1.简答题(共1题)

1.
情境
材料 

(1)图左中的磨刀者是谁?该图片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2)图左反映了抗战胜利后怎样的政治形势?
(3)图右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结果如何?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有何感想?

3.单选题(共21题)

3.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建立了官僚政治B.推动了社会转型
C.有利于中央集权D.打击了贵族政治
4.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对华作战问题上英国议会存在分歧
B.决议通过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基本意志
C.表明英国决定以炮舰打开中国市场
D.说明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6.
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7.
1957年9月,为执行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南方一些州的学校取消种族隔离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出兵阿肯色州,护送黑人学生上学。该事件说明
①联邦政府可以取消地方的自治权
②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③联邦政府可以任意干涉各州事务
④联邦政府地位高于各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8.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9.
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
A.发展历程曲折
B.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
10.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1.
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2.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A.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 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13.
如下图所示,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鸦片战争
14.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B.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支付列强巨额赔款
15.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16.
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17.
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政权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日本侵华,危机加深
C.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打通通往苏联的道路
18.
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 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C. 革命性质不同
D. 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19.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回归祖国后的香港
①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民族自治区
②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③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
④开始了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
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此次访问
A.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B.倡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办法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
B.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由英国等国发起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的愿望
23.
以下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 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 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 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
D. 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

4.选择题(共5题)

24.

已知实数a,b,c,d满足a+b+c+d=3,a2+2b2+4c2+4d2=5则a的最大值为(  )

25.

已知实数a,b,c,d满足a+b+c+d=3,a2+2b2+4c2+4d2=5则a的最大值为(  )

26.国家主管部门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各商家禁止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为了了解巴中市市民对此规定的看法,对本市年龄在16﹣65岁之间的居民,进行了400个随机访问抽样调查,并根据每个年龄段的抽查人数和该年龄段对此规定的支持人数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

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7.一架飞机在某灾区上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地面投放救灾物资。投下物资后,飞机的动能和势能发生变化是(   )
28.一架飞机在某灾区上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地面投放救灾物资。投下物资后,飞机的动能和势能发生变化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