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2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完成: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作何评价?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2.
阅读下列材料:
温家宝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3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巨大好处。1972年发表《上海公报》时,两国贸易额几乎为零,美国政府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允许美国公民回国时可带回100美元中国制造的商品。现在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
请回答:
(1)1972年发表的《上海公报》的内容是什么?
(2)1972年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3)1972年中国为什么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4)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2.单选题(共11题)

3.
古代某地先民曾进行如下政治活动,将人名刻于陶片之上,并流放得票最多的人。参与这种政治活动的人是
A.有法定财产的女子
B.执政官家的男性奴隶
C.有声望的外邦人
D.城邦成年的男性公民
4.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与客观
5.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6.
“(美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司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美国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镇压人民起义
B.打击外来侵略
C.强化中央权力
D.进行军事动员
7.
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代议制”特征的是
A.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8.
“她”跌跌撞撞,蹒跚而来,但却取得了胜利,并走进了近代欧洲大陆代议制民主的行列,破灭了君主复辟帝制的梦想。文中的“她”最有可能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巴黎公社
D.俄国二月革命
9.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份文件是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10.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的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爆发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11.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
13.
“铁流两万五千里”“神兵飞夺泸定桥”源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渡长江

3.选择题(共4题)

14.

利用下边的方法可以画出一个圆,试解释这样画圆的道理.

15.

利用下边的方法可以画出一个圆,试解释这样画圆的道理.

16.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17.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