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说第三个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说第三个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2.单选题- (共12题)
2.
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这表明
A.环境对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
B.民主制度进入繁荣时期 |
C.城邦制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
D.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
3.
戴维·赫尔德在其《民主的模式》中说:“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反映在古代雅典()
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B.公民美德高于一切
C.公民只有形式上的民主权利
D.公民绝非享受自由的民主
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B.公民美德高于一切
C.公民只有形式上的民主权利
D.公民绝非享受自由的民主
5.
2016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痛陈美国枪支暴力犯罪顽疾并宣布一系列控枪新举措,以期绕过国会、用行政手段遏制频发的枪支暴力事件。但持枪权在美国向来被视为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从最初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民兵,到规定持枪权“不可侵犯”的宪法第二修正案,持枪成为一种传统。因此,奥巴马总统的控枪令引发了多方的不满情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控枪令涉嫌违宪,交织着传统与现实,利益与党争的冲突 |
B.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强制推行其控枪令 |
C.如果奥巴马强行推行其控枪令,参议院可以对其进行弹劾 |
D.公民持枪权是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赋予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 |
6.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D.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A.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D.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7.
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据此可知列宁认为
A. 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 “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A. 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
B.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C.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D. “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
8.
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在会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的提出
A.深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修正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
C.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
D.打破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
9.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 | 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
C.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 | D.国际关系巾的民主化趋势 |
10.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在访美时谈道:“我们知道就力量和影响来说,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两国之间决定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可能不同意也不得不跟着我们。”这反映了当时
A.两极格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
B.美苏此时力量对比相对平衡 |
C.苏联准备联手美国制约中国 |
D.美苏两国停止争霸关系缓和 |
11.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个侧重经济领域,—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元地位确立 |
B.民族意识增强 |
C.第三次科技革命 |
D.两极格局瓦解 |
12.
下图描绘的是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西文明正在进行双向交流 |
B.反映了华夏文明积极融入西方文明 |
C.揭示了中英技术文明的差距 |
D.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减速的深层原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