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01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行使。”
——孟德斯鸠
材料二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 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民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20题)

2.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3.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4.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5.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D.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
6.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7.
“国王不能为非”是近代英国著名的宪法原则之一,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英国这一惯例在近代
A.制约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权力
B.意在为国王的过失进行开脱
C.对英格兰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D.体现了“国王统而不治”原则
8.
孟德斯鸠说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到:“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为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建立一种能彼此调节配合并相互制约的制度。”下面关于美国三大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总统否决过的法律,国会则无法再通过
B. 总统无需国会的批准,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C. 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D. 总统任命的法官需得到众议院确认
9.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限制总统的政治经济特权
10.
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以第三、第十一师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的意图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对这一材料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
B.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
C.证明了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
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
11.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B.“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C.“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
D.“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12.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1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及祖国强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力保障。下列实践中首次成功运用该构想的是
A.1979年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C.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1999年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4.
学者朱兆华认为:“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新时期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的举措
15.
卡特(时任美国总统)1978年12月24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我们的中国问题专家向我谈起了‘党的三中全会’的结果……现在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没有正常的美中关系,中国很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上述言论表明
A.中美关系正常化契合中国现代化
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党的三中全会决定中美正式建交
D.美国选择建交时机主动配合中国
16.
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17.
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维护外商经济利益
C.重视海关税收征收
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
18.
英国政府1823年通过了《哈斯基森林法》,放宽了对其他国家航运的抑制和对外粮食进口的限制,同时,英国政府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规定把输入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平均降低30%。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这主要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变化
D.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9.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
1979年,陈云指出:“我们国家是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革命胜利三十年了,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但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社办工业很多,小城镇工业也很多,办这些工业是有道理、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要就业,要提高生活。”据此可知
A.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B.工业建设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C.“以粮为纲”成为改革重点
D.改革原动力是解决“吃饭”问题
21.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对于上述材料的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革命
B.三民主义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C.三民主义在当时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D.辛亥革命的最终目的已经实现

3.选择题(共1题)

22.My sister {#blank#}1{#/blank#}(close)the gift happily.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