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1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贵族的权利。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实物照片)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图片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
(2)制定“陶片放逐法”的古代雅典改革家叫什么?他的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3)《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边两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和民主法庭上限制发言时间的水时计。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打击民主敌人
B.维护民主程序
C.保障公民权力
D.维护民主制度
3.
在伯利克里的民主改革中,最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治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
B.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C.创立“陶片放逐法”
D.取消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发放工作津贴
4.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代的首席将军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5.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发展中的最大贡献是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传统
C.法律的建设
D.国家的统一
6.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
B.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
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D.安定外来移民的需要
7.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8.
“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可见,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部习惯法B.条文明晰,内容广泛
C.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D.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9.
关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在平民反对贵族长期斗争中取得的 B. 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 它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D. 它对于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量刑有法可依
10.
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A.伯利克里
B.查士丁尼
C.华盛顿
D.俾斯麦
11.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选择题(共5题)

12.

中国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赛场上重夺冠军.有关排球运动说法中错误的是(  )

13.—__________ move it is!

—Yes! I have seen it twice.

14.—__________ move it is!

—Yes! I have seen it twice.

15.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

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blank#}1{#/blank#}  (填实验序号).

(2)实验①在染色之后,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blank#}2{#/blank#} 

(3)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blank#}3{#/blank#}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blank#}4{#/blank#} .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blank#}5{#/blank#} .

(4)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blank#}6{#/blank#}阶段反应.

(5)实验④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整个视野中共有40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则视野中能看到{#blank#}7{#/blank#} 个细胞.

(6)已知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2n=16条,则实验④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最多含有{#blank#}8{#/blank#} 条染色体.

16.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

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blank#}1{#/blank#}  (填实验序号).

(2)实验①在染色之后,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blank#}2{#/blank#} 

(3)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blank#}3{#/blank#}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blank#}4{#/blank#} .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blank#}5{#/blank#} .

(4)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blank#}6{#/blank#}阶段反应.

(5)实验④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整个视野中共有40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40×,则视野中能看到{#blank#}7{#/blank#} 个细胞.

(6)已知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2n=16条,则实验④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最多含有{#blank#}8{#/blank#} 条染色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