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3.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剥夺 |
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 |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定势 |
5.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
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②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③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
④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
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②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③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
④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6.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
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 |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D.英国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8.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
9.
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中日战争起因:“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
①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②清军协助镇压朝鲜农民起义威胁日本的安全
③日本军事实力的上升,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清国征讨方略》
④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①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②清军协助镇压朝鲜农民起义威胁日本的安全
③日本军事实力的上升,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清国征讨方略》
④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
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C.根据地经济建设 |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
14.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的迫切愿望?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
B.颁布八小时工作日法令 |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
D.退出世界大战 |
15.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
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
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 |
16.
“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 ②公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④社会极度混乱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 ②公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2.选择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