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01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0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著名学者柄谷行人在《世界史的构造》一书中,将18世纪50年代至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史分成了五个阶段,并从世界资本主义形态、霸权国家、经济政策、资本、世界商品、国家特征六个角度对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
资本主义世界史的各阶段
时间
1750—1810年
1810—1810年
1870—1930年
1930—1990年
1990年至今
世界资本主义形态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帝国主义
晚期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
霸权国家
 
英国
美国
 
 
经济政策
帝国主义的
自由主义的
帝国主义的
自由主义的
帝国主义的
资本
商人资本
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
多国资本
世界商品
纺织产业
轻工业
重工业
耐久消费品(汽车、电器制品等)
信息
国家特征
绝对王权
民族国家
帝国主义
福利国家
区域主义
 
请你就六个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对表格内容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单选题(共8题)

2.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3.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是18世纪的“双元革命”。“双元革命”最大的综合效果是
A.启动了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
B.完成了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革
C.推动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D.承认和尊重了公民个人自由权利
4.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5.
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6.
2007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举行了“和平使命—2007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演习。2009年7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相关国家驻华使馆及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据此,你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
A.世界性合作组织
B.区域性经济组织
C.区域性合作组织
D.政府间反恐组织
7.
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业区的“市”内,而在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理学的形成
C.坊市制的变化
D.手工业的进步
8.
诗经曾描写秦国社会的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了
A.政治清明
B.民风强悍
C.经济发达
D.矛盾重重
9.
由于康有为等人主张把孔教奉为国教,列入民国的宪法,拥护袁世凯复辟,才引起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深思。1913年,袁世凯“天坛宪法”草案第19条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事”,在国会上引起争论;后来这一争论由国会发展到思想文化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材料内容表明
A.新文化运动不是反对整个孔教
B.孔子的儒教遭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对
C.儒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
D.孔教成为袁世凯政府的宪法

3.选择题(共1题)

10.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