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0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1

1.单选题(共16题)

1.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2.
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
罗马法律中,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法律体系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公民法
5.
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国家的元首 ②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③国家统一的象征 ④国家军队最高统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
示意图突出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三权鼎立,相互制衡”,有人将这种体制比喻为“棒子打鸡,鸡吃虫子,虫子蛀棒子”的循环,他对美国起到的积极影响有(  )

①三权分立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专制和保障民主制度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③具有分权制衡和民主原则等特征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这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8.
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9.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10.
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你认为这件事最在应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以后(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1.
与两次鸦片战争相比较,甲午中日战争最大的特点在于(  )
A.战争的性质和战争的强度
B.清政府宣战的方式和战争中的策略
C.战争结束的方式和缔约双方的立场
D.战争反映的时代特点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2.
下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
13.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14.
电视剧《特殊使命》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驻渭城八路军办事处从戎将军忽然失踪,驻渭城的国民党军将领边国烈命令其下属赶快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边国烈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形成了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15.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道出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其中“闷雷”指的是( )
A.国民经济破败凋残B.内战阴影挥之不去
C.美苏冷战和平脆弱D.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16.
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其依据是***
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C.在瓦窑堡会议后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D.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2.选择题(共9题)

17.彭平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新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  )

18.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

19.张华在作文中写到:“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们不能辜负这段美好的时光。”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  )
20.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 )
21.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开放发展”的口号,这是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关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2.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这个推理属于(  )
23.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24.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25.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