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800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6/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两极化”,即“新的权力天平上只剩下了美苏两国”。
——张小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已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发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这一世界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共27题)

2.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雅典民主制的确立是在哪位执政官执政时期()
A.梭伦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D.西帕尔库斯
3.
以下哪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
A.《十二铜表法》B.阿奎里亚法
C.查士丁尼法典D.《卡拉卡拉敕令》
4.
到19 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建立起以代议制为基础的民主政治,其中,被称为“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是(  )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5.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所以,美国构建政治体制时所采取的原则是(  )
A.分权制衡B.两党制
C.联邦制D.邦联制
6.
19 世纪的英国,有人说:“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赋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对英国政体理解正确的是(  )
A.国王有非常大的自由
B.宪法赋予国王的权力实现不了
C.国王“统而不治”
D.宪法已经取代了国王的行政权
7.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________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以下史实最能驳斥这一言论的是(  )
A.清政府闭关锁国,腐朽落后
B.清政府拒绝列强的修约要求
C.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巨大危害
9.
中国近代最早的、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是(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0.
1856 年,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一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D.都城陷落
1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近代曾一度被日本割占。日本通过哪一条约割占台湾(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12.
19 世纪末,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汇集成席卷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  )
A.外争国权B.扶清灭洋
C.还我河山D.自强求富
13.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三大洲》一书中写道:中国红军的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导致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广大将士的强烈要求B.开辟北方革命根据地要求
C.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D.“左”倾影响下军事失利
14.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B.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斗争
C.国际力量的帮助
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15.
1936 年12 月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其突出意义是(  )
A.使中国红军转危为安
B.中国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基础
D.推动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16.
1948 年秋,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战略决战是指(  )
A.北伐战争B.中共三军挺进中原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7.
巴黎公社所实行的措施,如选举产生以工人为主体的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等,都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起第一个工人政权
B. 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C. 展示了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精神
D. 无法抵抗反动势力的进攻
18.
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它诞生的标志是()
A.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19.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 天之内,俄国变成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人得到了面包与土地
D.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20.
在俄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在(  )
A.二月革命中B.《四月提纲》中
C.七月流血事件中D.十月革命中
21.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三荐”方式,全面综合党员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组织考察和选举确定正式候选人。该现象表明我国(  )
A.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B.干部考核制度发生质变
C.民主法制建设非常完善D.《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
22.
新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两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23.
1984 年,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主张实现国家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
A.和平方式B.武力解决
C.听之任之D.国际斡旋
24.
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坎坷的发展历程。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实行“一边倒”政策
25.
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盛赞法国前外交部长舒曼1950 年发出的呼吁是真正的“天才之举”,是“改变了欧洲历史航向的建议”。自此,欧洲(  )
A.逐步走向了联合B.消除了固有矛盾
C.摆脱了美国控制D.冲垮了两极格局
26.
20 世纪六七十时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不包括(  )
A.重视科技与教育
B.美国减免了日本的战争赔偿
C.日本的民主化改革
D.实现同亚洲其他国家的联合
27.
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约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建立
28.
“冷战”期间,局部地区爆发“热战”,使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属于这种“热战”的是(  )
A.柏林危机B.朝鲜战争
C.伊拉克战争D.科索沃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