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1.
(题文)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一幅配文为“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的漫画(如图)在朋友圈被刷爆,戳中无数人泪点。图中两名分别来自1937年和2017年的女孩隔空相对,一人身边战火纷飞,跑丢了鞋子,一人身处和平现代,却说出了感动无数人的话。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拉开了中国14年抗战的历史。

2.简答题- (共1题)
6.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哪些新兴力量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请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3)当今信息技术深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请回答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国?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对待文化的多元化?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哪些新兴力量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请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3)当今信息技术深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请回答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国?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对待文化的多元化?
3.材料分析题- (共2题)
7.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往往作出不同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16世纪(明中叶)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但建立在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明清商品经济 ,并没有真正割断其自然经济的脐带 ,基本上没有脱离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轨道 ,它与导致“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那种商品经济是有所不同的。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变最少”的政治制度是?并从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回答“立足于市场经济”改变最多的“文化”有哪些?
(3)据材料三,从中西比较角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形态与西方经济形态的本质不同。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16世纪(明中叶)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材料三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但建立在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明清商品经济 ,并没有真正割断其自然经济的脐带 ,基本上没有脱离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轨道 ,它与导致“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那种商品经济是有所不同的。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变最少”的政治制度是?并从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回答“立足于市场经济”改变最多的“文化”有哪些?
(3)据材料三,从中西比较角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形态与西方经济形态的本质不同。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国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路德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还有哪些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产生了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精神信仰发展变化的根源。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国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路德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还有哪些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产生了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精神信仰发展变化的根源。
4.单选题- (共21题)
9.
克利斯提尼时期,富有贵族吃珍贵食物,举办奢华宴会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这一现象
A.是严格实行财产等级制的结果 | B.得益于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
C.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D.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
1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进入南京,同时又预伏着太平天国的悲剧。……他们的论旨多保守小天堂于一隅之心,少经营八表以取天下之志。同小天堂相比,北京城成了非常遥远的东西。透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千百万小农保守安逸的小生产意识。……这一选择的结果,带来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历史转折。”从材料来看,导致“太平天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定都天京偏安一隅 |
B.北京遥远,北伐军孤军深入 |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D.太平天国领导者沉溺于宗教 |
11.
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
B.《马关条约》的签订 |
C.《辛丑条约》的签订 |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
12.
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中关于1军的部分内容(选自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
②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
③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悲壮艰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
②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
③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④折射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日寇后方抗战的悲壮艰苦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3.
《剑桥中华民国史》认为:“这一战役不仅标志着政府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抵抗的结束,而且也标志着多年来已成为国民党作战特征的军事失误、管理失当和叛逃现象已达到顶峰。据信蒋介石本人做出了在徐州平原作战的决定,而不是像所建议的那样撤向淮河这一天然屏障……由于权力如此集中于一个人手中,失败的责任也只能由一个人来负。”下列有关这一战役胜利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
B.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C.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覆灭
D. 新民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A. 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开始
B.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C.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覆灭
D. 新民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14.
在中国大事年记中曾对2001年有过这样的评价:“今年是中国荣耀之年,国家形象在几年后可以向世界人民展示,在经济上融入到国际大家庭之中,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这里的“突破”主要意指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积极参加,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C.“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D.中共成立80周年之际,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
15.
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找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
A.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 |
B.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
C.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
D.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 |
16.
2018年2月9日晚举行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朝鲜和韩国体育代表团持“朝鲜半岛旗”共同入场,在阿里郎的伴奏下一起入场,全场欢呼,令人动容。下列关于韩国和朝鲜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朝鲜和韩国关系缓和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
B.朝鲜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
C.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影响 |
D.朝韩有着共同历史文化传统 |
17.
下图为即将登上《国家宝藏》的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一南北朝时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幅砖画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市井生活与精神追求。下列场景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市井生活的是


A.铁匠铺里采用了多种冶炼技术,如灌钢法等 |
B.上层社会人士已经用青花瓷器宴请客人 |
C.人们所穿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
D.京城里繁荣异常,夜市中人流如织 |
18.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
C.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
D.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19.
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开启了各地文明会合交融的历程 |
B.导致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 |
C.矛头直指欧洲各国封建专制制度 |
D.以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束缚 |
20.
“新能源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对“新工业时代”的解读正确的是
A.煤一跃成为新兴的能源 |
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 |
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 |
21.
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
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
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22.
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
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
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
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
23.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部分年份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出口商品结构 | |
年份 | 初级产品(%) | 工业品(%) |
1982 | 45 | 55 |
1986 | 36 | 64 |
1990 | 26 | 74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24.
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
A.相对论 |
B.生物进化论 |
C.经典力学 |
D.量子假说 |
25.
孙宝瑄1898年12月的《望山庐日记》中说:“昨读《天演论·导言四》,严又陵案语有云:岛国僻地,物竞较狭,暂为最宜外种闯入,心竞更起。往往岁月之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余为之掩卷动色曰:诚如斯言,大地之上,我黄种及黑种、红种其危哉!”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作者受进化论的影响反思民族危机
②主张民主、科学挽救危机
③材料体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天演论》乃梁启超代表作
①作者受进化论的影响反思民族危机
②主张民主、科学挽救危机
③材料体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天演论》乃梁启超代表作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 |
27.
***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上述材料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A.《论人民民主专政》 | B.《井冈山的斗争》 |
C.《论十大关系》 |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