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修改《邦联条例》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与《邦联条例》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
材料一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修改《邦联条例》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与《邦联条例》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
2.单选题- (共22题)
2.
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历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改革措施中,标志着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是
A.设立“陪审法庭” |
B.组成“四百人会议” |
C.组成“五百人会议” |
D.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
3.
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进步之处有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
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①按每年收入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②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颁布《十二铜表法》取代习惯法
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4.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则他本身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B.掺杂一些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
C.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 D.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
5.
“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这一案例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B.公平和公正 |
C.谨慎履行契约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6.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
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
7.
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统治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或制度的推行,较好处理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
①元代的行省制
②明代的内阁制
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
④美国的联邦制
①元代的行省制
②明代的内阁制
③美国国会的两院制
④美国的联邦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8.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并宣布成立共和国。但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等,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种变化
A.说明了君主制比共和制更有优越性 |
B.反映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结果 |
C.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
D.调动了各阶级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
10.
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
A. 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B. 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
C.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D. 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
A. 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B. 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
C.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D. 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
12.
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其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 |
B.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
C.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
D.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
14.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 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 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 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 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15.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包括“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法《天津条约》 |
C.中日《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改订条约》 |
D.《辛丑条约》 |
17.
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史实 | 结论 |
A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消除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
B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
C |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 反映了民族危机严重 |
D | 1934年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A. A
B. B
C. C
D. D
18.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同志宣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新的局面”是指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B.中共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 |
C.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
D.确立了***的正确军事领导 |
19.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①④ |
22.
19.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了不同的谜底:屈原(原子弹)和苏武(苏联出兵),周恩来则认为是“共工氏”(传说中的水神),还有人认为谜底是华佗(拖,意为牵制)。这些不同的谜底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功绩被忽视 | B.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
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 D.人们对抗战胜利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