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老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并简单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材料一 16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老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家主权面临限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民族国家在申请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贷款时,就不得不接受其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面对急于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当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术大多被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掌握,发达国家权力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权力越来越小。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限制和削弱弱势国家的主权。在理论上,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立场横加干涉和无理指责。——摘编自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老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并简单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2.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82年4月里根政府制定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首次提出了“低烈度战争”理论。美国希望在第三世界进行有选择的军事干预行动,并以政治、经济、外交、心理等各种手段展开一场全面战争,防止地区冲突扩大,抵制苏联的扩张。归纳起来,其措施主要包括:与盟友合作,采取措施支持那些独立与稳定受到苏联及苏联支持的代理人成胁的国家,如对萨尔瓦多及菲律宾政府的支持;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抵抗运动,长期支持阿富汗以及尼加拉瓜境内的抵抗组织;反对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贸易,针对利比亚等国对美国发动的袭击,里根政府成立了反恐机构,采取了防御性及主动性的反恐措施;在部分“低烈度战争”中直接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国参与黎巴嫩的维和行动以及武装入侵格林纳达是其典型代表。与此同时,美国与苏联在世界多个热点地区展开了争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编自刘长新《里根政府“低烈度战争”理论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里根政府“低烈度战争”理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低烈度战争”理论的影响》
材料1982年4月里根政府制定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首次提出了“低烈度战争”理论。美国希望在第三世界进行有选择的军事干预行动,并以政治、经济、外交、心理等各种手段展开一场全面战争,防止地区冲突扩大,抵制苏联的扩张。归纳起来,其措施主要包括:与盟友合作,采取措施支持那些独立与稳定受到苏联及苏联支持的代理人成胁的国家,如对萨尔瓦多及菲律宾政府的支持;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抵抗运动,长期支持阿富汗以及尼加拉瓜境内的抵抗组织;反对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贸易,针对利比亚等国对美国发动的袭击,里根政府成立了反恐机构,采取了防御性及主动性的反恐措施;在部分“低烈度战争”中直接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国参与黎巴嫩的维和行动以及武装入侵格林纳达是其典型代表。与此同时,美国与苏联在世界多个热点地区展开了争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编自刘长新《里根政府“低烈度战争”理论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里根政府“低烈度战争”理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低烈度战争”理论的影响》
3.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2年10月20日,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申报》社会影响迅速扩大。他以高薪挖来深谙编辑技能的陈景韩,善于经营的张竹平,一大批作家,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巴金等,都成了该报的重要撰稿人。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在国内遍设记者,同时在国外的伦敦、华盛顿等地设立特约通讯员。史量才认识到商业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1913年开始,新建广告推广科,《申报》是我国最早采用广告分类的报纸。1918年史量才不惜巨资建成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馆大楼,其报馆房间百余间,宽敞明亮。1918年后三次更新设备,使《申报》的技术设备处于世界一流水准。《申报》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
——摘编自鲍计国《史量才对〈申报〉的改革及其思想价值》等
(1)根据材料,概括史量才发展《申报》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
材料1912年10月20日,史量才正式接办《申报》,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申报》社会影响迅速扩大。他以高薪挖来深谙编辑技能的陈景韩,善于经营的张竹平,一大批作家,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巴金等,都成了该报的重要撰稿人。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在国内遍设记者,同时在国外的伦敦、华盛顿等地设立特约通讯员。史量才认识到商业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1913年开始,新建广告推广科,《申报》是我国最早采用广告分类的报纸。1918年史量才不惜巨资建成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馆大楼,其报馆房间百余间,宽敞明亮。1918年后三次更新设备,使《申报》的技术设备处于世界一流水准。《申报》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
——摘编自鲍计国《史量才对〈申报〉的改革及其思想价值》等
(1)根据材料,概括史量才发展《申报》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
2.简答题- (共2题)
4.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文帝慎于用法,主张用法当正,以禁暴导善,他即位后即对刑法进行改革,以进一步完善封建法制。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五月,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罪。诏中有“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之语,又说百姓说错了话就以为“诽谤”,都不可取,今后不必处治。与此同时,又下诏废除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法令。文帝十三年还下令以笞刑、徒刑、死刑取代三种肉刑(黥、劓、刖)。他说,现在有三种肉刑,而奸不止,这是未尽训导之过;而用了肉刑,造成终身残废,这不是为民父母之意。尽管事实上仍有受刑致残致死者,但无论如何,文帝对原来的肉刑有所减轻是无疑的。这个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但责大指,不求细苛,所以有“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之说。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刑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文帝刑法改革的意义。
材料汉文帝慎于用法,主张用法当正,以禁暴导善,他即位后即对刑法进行改革,以进一步完善封建法制。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五月,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罪。诏中有“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之语,又说百姓说错了话就以为“诽谤”,都不可取,今后不必处治。与此同时,又下诏废除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法令。文帝十三年还下令以笞刑、徒刑、死刑取代三种肉刑(黥、劓、刖)。他说,现在有三种肉刑,而奸不止,这是未尽训导之过;而用了肉刑,造成终身残废,这不是为民父母之意。尽管事实上仍有受刑致残致死者,但无论如何,文帝对原来的肉刑有所减轻是无疑的。这个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但责大指,不求细苛,所以有“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之说。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刑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文帝刑法改革的意义。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人们知道以前的人,以前的事情,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让人类避免更多愚蠢的行为、愚蠢的想法。人类学家提出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其基本观点是: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3.单选题- (共13题)
6.
克利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被放逐的人不会因此而名誉扫地,也不会丧失公民权,个人财产也不会充公,过十年后还能够回来,也有再任公职的可能,目的是让这类人及其追随者头脑冷静下来。公元前417年,雅典人废除了“陶片放逐法”。这表明雅典人认识到
A.只有实行司法独立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B.直接民主保证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
C.政治活动中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
D.参与政治活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
7.
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亩售价五十英镑,到1862年,平均每亩售价在一万英镑。在19世纪60年代最初的几年间,上海租界的地价平均上涨了约十倍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B.太平天国运动导致难民大量涌入 |
C.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
8.
初入政坛,尼克松曾因激烈的反共行为而出名。1960年代后期,尼克松突然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反共”政策,开始主张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在其担任总统之后实现了访华的目标。尼克松“突然改变”的原因在于
A.中美两国构筑战略同盟 |
B.美国改变了遏制中国的战略 |
C.两极格局下的“苏攻美守”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9.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外交路线,之后,推动戴维营美苏首脑会晤,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在裁军谈判和禁止核试验领域,同美英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这
A.反映了苏联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 |
B.适应了“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
C.推动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
D.使美苏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
10.
1947年马歇尔发表演讲:“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经济状态……否则政治就不能稳定,和平就没有保障。我们的政策不是有针对性的反对某一国家或某一理论……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实现可以使自由体制得以存在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由此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该计划的实施
A.旨在遏制经济互助委员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
B.有利于西欧一体化进程 |
C.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
D.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
11.
《汉书•货殖传》记载富商罗裒以其半“赂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欺。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同时期,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多买田至四百顷”。材料主要反映出
A. 盐铁官营制度开始实行
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 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
D. 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
A. 盐铁官营制度开始实行
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 官商一体影响社会秩序
D. 富豪专横威胁中央集权
12.
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而100亩以上者占17.7%。雍正二年(1724年),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0.54亿亩,仅占全部拼地面积的7.4%。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这一时期
A.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 |
B.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 |
C.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 |
D.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 |
13.
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被称为“蓝袜女王”世人评论说:“‘蓝袜’,这个词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告新女性的诞生。”这说明
A.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
B.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 |
C.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 |
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
14.
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改革改变了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在农村确立 |
C.农产品价格的增长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农业的国策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 |
15.
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
A.理学世俗化的影响深远 |
B.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 |
C.影视剧固化大众的文化认知 |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16.
19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思想等,他还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1909年,他欣然接受了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
B.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
C.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 |
D.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
17.
二战给整整一代人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旧日的信仰坍塌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破灭了。世界让人捉摸不透,社会令人心神不安。劫后余生的人们抚摸着战争的伤疤,开始了痛苦的反思,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存秩序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反映到文学艺术上,形成了一个“没有意义、荒诞、无用的主题”。下列文学艺术作品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我的大学》 |
B.《马龙之死》 |
C.《日瓦戈医生》 |
D.《寂静的春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