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8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四 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是如何解决联邦与各州、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部门间的矛盾的?体现了宪法的哪些原则?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史料分别出自哪部文献?指出两国的政体、元首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中心。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了苦难的深渊,仁人志士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变化的具体表现。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各阶层为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哪些抗争?
(3)《辛丑条约》的哪些内容可以说明清朝成为“洋人朝廷”?
(4)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2.单选题(共13题)

3.
克利斯提尼制定陶片放逐法是“对当权的人发生怀疑,因为庇希特拉图担任人民领袖和司令官时曾经自立为僭主”。这表明陶片放逐法
A.扩大丁公民政治权利
B.体现了人人平等原则
C.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D.对巩固民主成果有利
4.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 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 D. 法律至上
5.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以德治国
B.自由、联邦制原则
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D.联邦制、平等原则
6.
在《杂文报》上刊登过一篇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其中写到:“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对这些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反映出美国的政党政治
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
C.美国是一党执政
D.美国是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7.
“通过国王与议会的相互妥协,以种和平的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双方长久以来的矛盾与斗争。”材料评价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1787年美国宪法
D.德意志统一战争
8.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9.
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 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 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 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 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10.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共和制必被君主派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必然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11.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革命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此时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这一言论意在
A.点明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B.强调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
C.指出太平天国革命的对象
D.揭示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12.
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强弩履薄冰。其中“权断手足情”是指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
C.北伐西征D.天京变乱
13.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因为
A.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D.帝国主义对中国间接的殖民统治秩序最终形成
14.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 主要是指()
A. 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 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 阻止某国势力独霸中国   D. 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3.选择题(共1题)

16.2012年棉被生产行业生产的每床棉被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0元,某企业生产棉被共40000床。假设2013年该企业和棉被生产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提高了10%,而且由于2013年某地发生地质灾害,该企业加班加点,劳动总时间比2012年增加了20%,并将加班产品全部捐给灾区。若其他条件不变,2013年该企业生产棉被的价值总量与使用价值总量分别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