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政治治理是门大艺术,古往今来的政府都在探寻更高效、更合理治理模式。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1题)
3.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此制度开创于
A. 梭伦执政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 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D. 拿破仑执政时期
A. 梭伦执政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 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D. 拿破仑执政时期
5.
电影《鸦片战争》有这样一段场景: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女王维多利亚最终签署对华宣战命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专制君主,掌握国家实权 |
B.议会行使立法权,英王掌握行政权 |
C.议会拥有决策权,但需向英王负责 |
D.议会掌握国家实权,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6.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词创作于
A.辛亥革命时期 |
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
C.五四运动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8.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领导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首创于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10.
1954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两国总理在会谈中重申了处理两国关系、后来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
A.“一边倒”方针 |
B.“不结盟”政策 |
C.“求同存异”方针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2.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卡斯特罗认为
A.全球化消除了国家间的争端 |
B.全球化潮流应该被抵制 |
C.全球化时代各国应同步发展 |
D.全球化加剧了贫富不均 |
14.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开展了一场改革运动,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5.
1988年,山东农民褚延泽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光荣称号。过年时,他高兴地贴出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春联反映了
A.农村互助合作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确立促进了粮食的增产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 |
D.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实惠 |
17.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
B.亚里斯多德 |
C.普罗泰戈拉 |
D.柏拉图 |
18.
“学者与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以及古典思想的魅力,他们在世俗舞台上首先表达了这些思想。”“这些思想”的核心是
A.唯物主义 |
B.人文主义 |
C.蒙昧主义 |
D.理性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