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8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近现代中国外交反映了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款……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分析此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总原则。
材料四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联合声明》(1954年6月28日)
(4)材料四中的“某些原则”可以概括为什么原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50年代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70年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外交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在50和70年代外交的成就。
(6)依据材料五,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材料二: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三:接受马歇尔计划的西欧国家,其经济计划受美监督,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为促使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与美国一致,美利用“马歇尔计划”使法国就范。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四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3)材料四中所说的“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它们关系的改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五: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六: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4)根据材料五和材料六,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2.单选题(共35题)

3.
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所反映的内容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查士丁尼法典
4.
《全球通史》中指出:“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利克里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①直接民主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差额选举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下图是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天赋人权B.君主立宪C.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
6.
有关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④内阁掌握司法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8.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
下列三个纪念馆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林则徐纪念馆    谢晋元纪念馆 邓世昌纪念馆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鸦片战争
D.抗击日本
10.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A.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主张平均分配土地D.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11.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明显不同是
A.没有明确的斗争纲领B.以反帝为主要目标
C.带有迷信色彩D.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12.
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
13.
有学者对某史事是这样描述的:“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这描述的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4.
“以法治国”是现代民主化发展的基本体现,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
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发生了一系列战斗。以下战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A.平壤陆战—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丰岛海战—平壤陆战—威海卫战役
C.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平壤陆战—威海卫战役
D.丰岛海战—平壤陆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16.
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17.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拆除山海关炮台10 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 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 000元……。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用于履行此项条约内容。这里的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8.
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某导游要向游客介绍有关遵义会议的内容,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他可以选择
①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取消了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④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币,标志中国人民军队创建的是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1.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的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完成转移,胜利会师
22.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国民党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井冈山道路
23.
2007年12月13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请你和我一道向在七十年前那场杀戮中遇害的无辜的中国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纪念这个日子是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七十年前那场杀戮”是指
A.旅顺大屠杀B.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D.潘家峪惨案
24.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其军事上的价值最突出表现在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提高了国民党部队的实战水平
C.迟滞了日军侵略进程D.收复了日军侵占的大量领土
25.
阅读下面1941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参战情况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日军占领了整个中国的版图
B.中国抗击日军人数比世界各国抗击法西斯人数都多
C.所有中国人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26.
下图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游击队歌》手稿。这首歌曲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7.
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可以说明当时
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
28.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29.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成立
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新中国的成立
30.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工人运动的兴起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
下图为2017年7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与此纪念邮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大典举行
B.中共八大召开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3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34.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为
A.另起炉灶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美关系正常化
35.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形象地概括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
36.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D.北约成立
37.
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3.选择题(共2题)

38.

一个盒子中有4个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玻璃球,1个红色,1个绿色,2个白色,现随机从盒子中一次取出两个球,这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    )

39.

一个盒子中有4个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玻璃球,1个红色,1个绿色,2个白色,现随机从盒子中一次取出两个球,这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