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众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7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义下的议会也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
——华盛顿1786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院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配与各州,此项人口数包括所有公民及之三的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分析独立后美国的社会状况。为改变上述状况,美国采取怎样的措施?
(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怎样原则?简要评价1787年宪法。
材料三: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四: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其中在中国首先提出以法治国思想的是哪一部文献?
(4)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旧政权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
(5)为什么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彻底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
战后多种力量的发展,冲击了原有的国际格局。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由于年率达11.8%的经济增长持续了5年,日本经济力量显著扩大。……1973年,制造业平均每小时的工资达到与西欧相同的水平。工业生产显著增强,造船、钢铁、汽车、家用电器、合成纤维、化学肥料等主要工业产品已经名列世界前茅。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
材料三: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和平等地位,国际关系不可能民主,国际秩序不可能公正合理,多边主义发展无从谈起。……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发展和繁荣。
——王毅《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欧洲的联合”是针对哪种国际格局提出的?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2)基于材料二所述,80年代初日本经济发展如何?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他提出了什么政治诉求?欧、日的发展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面对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重申了怎样的外交政策?目的何在?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国际格局发展的趋势。

2.单选题(共24题)

3.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柏拉图
4.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其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言词,不作记录;且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比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诉讼过程中在陈述时把“葡萄蔓”说成了“树木”,他将败诉。这一规定说明当时的罗马法
A.重视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B.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
C.注重形式且受传统习惯法的影响
D.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政府的弊端在所难免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
C.政府权力不应受到外来力量的控制D.“邦联”政体比“联邦”政体要好
6.
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②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④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民法典》等法律文件有何共同之处
A.都确保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B.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C.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都体现了法治取代人治的趋势
8.
下图《关起门来打死狗》是张汀先生的漫画作品,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10.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在一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小了阻力”的共识,并指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扫荡王朝秩序,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
12.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所说的“内部条件”最关键的是
A.共产国际的推动
B.国共双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C.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经济重新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
13.
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失望”导致了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一二·九运动的兴起
14.
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A.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抗州为通商口岸
15.
下列哪项不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B.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通过资产阶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6.
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共有7人,其中4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2人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1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30人。这表明
A.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确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推行
17.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
18.
邓小平在会见国庆35周年港澳同胞观礼团时说港人治港不会变。由香港人推选出来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这反映出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
A.始终立足于中华民族利益
B.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对收回香港主权态度坚定
D.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港澳问题
19.
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包括: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D.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20.
“一边倒”基本释义为某人或某种力量,在相互对立的双方中间,完全倒向其中一方。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质是( )
A.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
C.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D.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21.
2011年10月4日,中国在安理会上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八次使用否决权,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C.逐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领导力量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经济活动
22.
1949〜1955年,新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建交高潮,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共22个国家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是新生的红色政权第一次获得世界范围的承认。这表明新中国
A.在实践中放弃了“一边倒”方针
B.迫使美国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C.外交理念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
D.外交实践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23.
“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24.
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D.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25.
下面是21世纪初较为流行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多极化格局遭遇挑战
B.美国仍未放弃“冷战”思维
C.欧洲国际地位的衰落
D.美国与欧盟军事对抗激烈
26.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过渡
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