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等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97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美烟草公司是著名的国际性托拉斯组织,总部设于伦敦,,于20世纪初成立。驻华英美烟草公司的销售网将中国划分为香港、上海、武汉、天津、满洲等5个部,部下设分公司,区下设段办事处,段下设“分段”,管辖相当于县级的业务,在“分段”以上均设有仓库。这些机构主要是监督、管理各级经销商,调查了解“敌牌”竞争情况,执行公司的销售政策等。一般来说,部、区的负责人皆由外籍华人负责,段长则由华人负责。

——据张晓辉《近代西方大公司的华南销售网——以石油、烟草业为例》等整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近代中外经济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对上图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对于“人文”的提出,最早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纹理,迹象,规律)。”这里的人文强调的是如何将人类社会“化育”(化解培育)为一个与天地相协调的“天下”,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是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对人性“坏”的方面加以限制和约……美国学者欧文。白壁德参照中国的人文精神提出;人若真正是人,便不能循着一般的“我”来自由扩张活动,而要以自律的功夫使这一般的“我”认识“轻重、本末”。他认为:“孔子是优于许多西方人文主义者的优秀的人文主义者。”
——乐黛云《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
材料二
古希腊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給古希腊人带来了因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浅析古希腊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孔子思想中的哪些主张体现了此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因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化论的确立得益于长期以来许多人做出的贡献。达尔文之前的诸多先驱都提到生物进化的观点,没有一个人能用令人信服的证据论证实际的物种演变。只有达尔文收集到很多条证据来自许多不同的领域,使得论证物种演进成为可能。1831年至1836年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远航,研究和搜集到丰富的动物学方面的标本,为其建立关于地球的年龄和演变、生命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奠定基础。达尔文非常谨慎,不愿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事实,虽早在1844年就写了一份手稿,但直到1859年才正式出版《物种起源》。
——摘编自《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二  达尔文把人类视为生物进化链中的一环,这一观点随即撼动文学世界。许多作家将进化论的观点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成为文学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在作品中用达尔文进化论原理来解释文学体裁的演化规律,并认为:“一个体裁产生出来,有所发展,达到成熟,继而式微,最終消亡。”一个民族所处的特殊环境会深刻影响该民族文学的特质,“因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偶然性的第二性的倾向掩盖了他的原始的倾向,并且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影响事物的本质时,起着干扰或凝固的作用”。此外,他们强调文学批评家和历史学者应以科学家的身份出现,把自己看成是客观的分析人和观察家,是文学这一物种的编码者,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评判师。其作品如实地展现世界本身严酷的现实:充斥这个世界的主要是像野兽般残忍的人,这是一个受偶然因素和机缘支配的世界。总之,这些人在文学研究中引入达尔文进化论,创建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对20世纪文学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摘编自余石屹《达尔文进化论与21世纪的文学批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使得论证物种演进成为可能”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学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文学达尔文主义。

2.单选题(共20题)

4.
雅典“陶片流放法”规定:经公民大会表决通过而被放逐的人,要将其放逐国外10年。其间,国家会为他代为保管财产,待其回国后悉数发还。由此可知,该法
A.打击了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
B.重视纠正司法审判中失误
C.旨在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体制
D.注重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5.
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而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D.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
6.
胡适的父亲胡传在自传中证实:他曾于1865年被族人推选负责统计徽州歙县幸存的族人,经过数月的彻底调查,他发现战前的6000多族人仅剩下1200人。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
B.没有被基层人民所接受
C.对人口流动的控制松散
D.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7.
巴黎公社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一开始准备选举时,就在公告中号召选民“知人善任”,“挑选真心实意的人,出身平民,坚定、积极、有正义感、公认为正派的人”。据此可知,这些公告意在
A.让工人群众获得选举权
B.发动群众进行暴力革命
C.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贯彻“主权在民”理念
8.
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首列,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宁波),山东的登州,河北的直沽,辽宁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业都很发达。永乐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乐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这一状况可以说明明初
A.海外贸易不断拓展的状况
B.朝廷鼓励民间海外贸易
C.实行了较宽松的海禁政策
D.官方远洋航海规模宏大
9.
1492年4月,西班牙国王与哥伦布签订著名的“圣大菲协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并正式授予哥伦布和他的继承人以“唐”的尊号。据此可知,“圣大菲协定”
A.约束了哥伦布行为
B.是哥伦布远航的根本动力
C.权责明确推动探险
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侵略性
10.
下面是德国向美国移民人数变化统计图(单位:万人)。与①时段至②时段数据变化相关的经济因素是
A.美德殖民争夺激化了矛盾
B.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C.美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
D.德国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多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他的人生目的是回归真理的源泉,在他那个时代首先就是“把几个世纪曲解了的《圣经》复其原貌,还其本意,并以他对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之光传给世人”。这说明他
A.着眼现世生活的幸福
B.意在复兴古典文化
C.拯救了人类信仰危机
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12.
针对当时雅典公民以个人感觉代替理智的现象,苏格拉底认为,自然是瞬息万变的,甚至是一种破坏性的因素,而那种按照理性的规则组织起来的社会是坚实可靠的。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A.恢复理性的权威
B.建立全民性军事组织
C.法制与民主并重
D.人性本身是邪恶的
13.
卢梭强调人权,同时他把社会集体类比为生物有机体,认为它有自己的意志,即“公意”;并且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材料表明卢梭认为
A.社会契约与人权难于调和
B.思想解放应高于社会实践
C.人权推动了社会契约发展
D.集体利益应高于个人利益
14.
有人盛赞苏轼书法:“东坡尺牍狎(行)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铁而豪。”此人意在说明,苏轼书法
A.与其诗作紧密融合
B.注重写意和气韵表现
C.法度森严益于应用
D.讲求结构的方正匀称
15.
下表摘录的是《诗经)中几首诗歌的节选内容,这些诗歌说明《诗经》
诗名
节选内容
《幽风·七月》
六月食都及莫,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剩来,十月获稻。为此春酒
《小雅·棠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周南·桃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A.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B.强调道德規范
C.主要反映家庭生活
D.具有和谐精神
16.
有学者说,中国古代数学传统同古希腊数学传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数学的特点是个“证”字,中国数学的特点是个“算”字。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超越了西方数学成果
B.探究抽象的数学概念
C.注重实用的社会功能
D.以非功利研究为目的
17.
魏源的《海国图志)突破了传统经世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引来了尔后新式思想的浪潮。这反映出《海国图志》
A.是维新派的指导思想
B.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
C.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D.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
18.
1916年9月,陈独秀从第二卷第一号开始將《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进攻,从而开始了新文化运动。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
B.有轻视自然科学倾向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19.
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提出:“无产阶级也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其旨在强调
A.农村土地革命开展具有紧迫性
B.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C.中国人民面临的抗战形势严峻
D.中共在抗战中处于领导的地位
20.
1979年,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这实质是
A.要求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
B.表达了改革经济体制的意愿
C.希望与美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
D.肯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就
21.
王蒙回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那时候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我自己也是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创作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反映了“双百”方针
A.造成新旧理念冲突
B.推动了文艺的繁荣
C.使学术问题政治化
D.增强人民自主意识
22.
下图是一张1958年的“扫盲证书”。材料反映的教育
A.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
B.加强了社会主义思想控制
C.推动了教育领域大跃进
D.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人才
23.
下面是凡·高于1889年5月完成的一幅作品《鸢尾花》。画面中灿烂的蓝紫色鸢尾花十分突出,它的花形恰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作者巧妙地将那郁郁葱葱的粉色叶子作了低调的处理,使得色彩对比强烈且和谐。据此可知,此画
A.通过幻想和夸张来表意
B.透过现象反映事物本质
C.体现了浓厚的光学色彩
D.放弃了画面律动与和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