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1.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财产多少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
B.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
2.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 |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的保障 |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被淹没 |
4.
在雅典有居民20多万人,其中公民2~3万,而陪审法庭由6000人组成,他们可以以投票方式放逐、处死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杰出人物,甚至因战争失败判处八位打过胜仗将军的死刑。由此可见,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 )
A.全民性 | B.公正性 |
C.合法性 | D.盲从性 |
5.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D.是一部成文法典 |
6.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
B.缺乏公正性 |
C.形式主义浓厚 |
D.体现人人平等 |
7.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
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
9.
《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A.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 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A.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 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 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0.
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1.
在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期,“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并且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议会仍受制于国王 |
B.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D.国王拥有行政实权 |
12.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
B.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
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 |
D.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
13.
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由于议会划给议员个人使用的时间过少,使许多私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
A.垄断资本主义抑制了个人自由 |
B.内阁对议会立法工作的全面支配 |
C.三权分立无法满足资产阶级需要 |
D.英国内阁行政职能进一步扩大 |
14.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C.削弱六部的权限 |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