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97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摘编自张锐智《论雅典“贝壳放逐法”及启示》
材料二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刺史(俸禄六百石)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摘编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试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所蕴含的治国思想。

2.简答题(共1题)

2.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3.单选题(共7题)

3.
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知,两者都(   )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4.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注重实用而非理论研究。他对一部科技著作这样评论:“……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丈量土地、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部科技著作是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授时历》
D.《本草纲目》
5.
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④造纸术方便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推广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6.
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项科技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发明于宋代
C.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
D.为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7.
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廷壁画建树非凡。到了东汉,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这表明汉代
A.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
B.士大夫是绘画创作的主体
C.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
D.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
8.
《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注:朝夕——东西方向;惑——迷失方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技术十分成熟
B.战国时期使用司南辨别方向
C.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
D.《韩非子》不是科技著作,无参考价值
9.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徐光启等中国古代科学家也往往侧重于研究农业的基本操作方法,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
A.重视逻辑推理思维
B.轻视科技的实用性
C.趋向现实主义思维
D.体现了前瞻性思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