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96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2

1.简答题(共1题)

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这是指西葡两国推动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它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二战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颇为曲折。二战后曾长期严重阻碍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政治因素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最主要的科技因素和国际组织分别是什么?
(3)为应对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内对外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单选题(共26题)

2.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记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这里的“他”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
3.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A.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无论是在建立邦联体制和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体制的过程中,立国者在作出某种重大决策时,都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先有州府后有国家的特殊性
B.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C.对欧洲各国立国经验的批判借鉴
D.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
1705年大选辉格党在议会中得到多数,但安妮女王讨厌辉格党人,仍由托利党人掌握政府。财政大臣戈多尔芬规劝她,为使政府正常运转,必须接受辉格党进入政府。安妮女王权衡再三后,便任命两名温和的辉格党贵族进入政府,分别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这一事例说明
A.内阁大臣不再对国王负责
B.国王基于个人意愿任命内阁成员
C.英国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
D.议会与内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
6.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俄国城市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D.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7.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一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8.
以下为晚清政府的一道上谕。与上谕中的“外侮”相关的是
A.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自强求富”改革由此开启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9.
红军老战士肖锋的日记记载:我们准备在泸州、宜宾间强渡长江,继续北上抗日。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滇川边根据地而斗争。现在看来,回江西苏区已不可能,反正只要是抗日救国,再苦再累也心甘。该日记记载表明当时党和红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B.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C.确立了与陕北红军会师的目标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
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
C.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
D.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
11.
鸦片战争前,少数士大夫针对鸦片泛滥情况提出:“纹银易烟出洋者不可计数。必先罢例禁,听民间自种莺粟。内产既盛,食者转利值廉,销流自广。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下列选项最符合“少数士大夫”主张的是
A.严格禁止外商走私鸦片
B.鼓励民间种植与夷争利
C.反对政府介入鸦片问题
D.利用市场维护经济安全
12.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制定作战计划时说:“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包围消灭。……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部先击破刘伯承部。”这一场景应发生于
A.战略反攻时期
B.淮海战役时期
C.平津战役时期
D.渡江战役时期
14.
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C.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D.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15.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个宪法”的制定
A.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
B.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D.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16.
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17.
1971年,“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佳话,紧接着发生的重大外交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召开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上海公报》发表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8.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隆会议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
“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它的计划的时候不会走得太远;它的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材料中“事件”
A.造成德国分裂
B.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C.引发朝鲜战争
D.反映两大阵营对峙
20.
“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
B.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C.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
D.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
21.
《明太祖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受到严厉的排斥
B.传统抑商政策发生动摇
C.整顿吏治以改善商业环境
D.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2.
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
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
C.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
D.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
23.
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当时英国“人口革命”的出现
A.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
B.主要得益于海外的殖民扩张
C.增加了“福利国家”的负担
D.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
24.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25.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
26.
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
A.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27.
下图为1980年10月16日我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当时我国
A.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D.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3.选择题(共2题)

28.普通的一张纸,在剪纸艺人手中变得“活灵活现”。中国的剪纸艺术以其特有的飞动的韵律、飞动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征服了世界。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剪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剪纸属于中华传统文艺
③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④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9.普通的一张纸,在剪纸艺人手中变得“活灵活现”。中国的剪纸艺术以其特有的飞动的韵律、飞动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征服了世界。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剪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剪纸属于中华传统文艺
③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④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