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会议召开的背景。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有何变化?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召开。***提出促进革命取全国胜利的方针,規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文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会议召开的背景。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有何变化?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素,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起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任举一项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并指出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的突破。(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材料二中人物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3)指出上述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点。
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人物 | 观点 |
普罗塔戈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美德即知识 |
——摘编自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孟子的主要观点及他们所属的思想派别。(2)材料二中人物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3)指出上述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点。
4.
探究题
(2)根据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结合材料自拟一个探究主题。
第四章炮口下的震撼 一、开眼看世界 二、官、民、夷 三、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 第七章近代化一小步 一、洋务衙门 二、自强与求富 三、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始 四、“中体西用 五、“决理易,靖黑难” |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 一、变的哲学 二、不变的哲学 三、思想文化中的新潮涌荡 第十一章庚子与辛丑 一、三种力量 二、义和团后的社会相 三、庚子事变的最后一幕 四、半殖民地的深化 |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开展的探索活动。(2)根据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结合材料自拟一个探究主题。
2.单选题- (共25题)
12.
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A.四渡赤水 |
B.遵义会议 |
C.飞夺泸定桥 |
D.会宁会师 |
22.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里的“横向交流”主要指的是
A.地中海成为贸易的枢纽 |
B.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 |
C.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加速 |
D.各地文明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