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956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中国的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分两部分出版于1605年和161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绅士,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作海岛的总督。主仆二人在游侠过程中,巧遇某对夫妇到美洲去赴任,又多次听说国人在西洋发了大财。
第一次出游时,堂吉诃德将一家客店当作城堡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规定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第二次出游时桑丘·潘沙赴任海岛总督,他断案如神,执法无私,明鉴万里,改革弊政,废除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第三次出游,被朋友化妆的“白衣骑士”打败后结束出游,临终时才焕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骑士,否则就要取消她的财产继承权,遗产全部收回,拨给教会充做宣传费用。
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任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概述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赋税政策。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同时算赋减至四十钱。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此后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又实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并从此成为定制,终西汉之世没有再变。

——据漆侠《中国改革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赋税改革的意义。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其生活的时代正值工业革命前夜。斯密洞察了18世纪中叶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必然到来的趋势。为适应这种需要,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阐述其思想。特别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摧毁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理论依据的重商主义学说。他提出放任政策以尽可能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在客观上给工业革命以策略上的指导,为工业革命以至于工业化、政治现代化做了理论上、政策上的准备。但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他主张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在《国富论》中,他指明了政府的三种职能,即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工程。可见,斯密在极力宣扬其经济自由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城里政府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摘编自谢宗林、李华夏译《国富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亚当.斯密的思想。

2.单选题(共9题)

5.
依照法律,雅典人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由公民大会投票选出,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无需过失,也无需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流放。这表明
A.陶片放逐法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B.雅典民主是一种集体暴政
C.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的混乱D.雅典法律更注重程序正义
6.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
A.统一时机不成熟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
C.宗教改革不成功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
7.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A.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8.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9.
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这一现象
A.是工业文明扩张的产物
B.破坏了多元文明格局
C.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
10.
下表是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一些认识,据此可知
人物
观点
汤恩比
从重商主义到自由放任主义的转变是工业化的原因,经营企业的自由是主要推动力。
坎宁汉
日益增加的资本积累和扩大着的市场的结合,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曼图
强调商业和信贷的扩大对工业革命作了准备。
 
A.工业革命原因的多元性
B.这些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认识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没有考虑到英国的历史传统
11.
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B.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C.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2.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攻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来自实验室,导致其频频落选。甚至在1921年还进行过辩论和投票,都没有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诺贝尔奖
A.评奖过程非常谨慎
B.只重视实验室的成果
C.评审程序不够公正
D.对理论研究存在偏见
13.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据此可推知,他推崇的作品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