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威慑天下。——《故宫百科知识》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
2.单选题- (共16题)
2.
阿里斯泰德指挥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且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这表明
A.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
B.奴隶主贵族不再拥有任何权力 |
C.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
D.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 |
3.
伯里克利指出:“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雅典人“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应该是在哪一机构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会议” |
C.“陪审法庭” |
D.十将军委员会 |
4.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5.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体现的本质是
A.皇帝的权力来源于法律 |
B.罗马法律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
D.罗马人法制意识比较浓 |
7.
罗马法中有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这部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民法大全》 |
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邦联制 |
D.总统制 |
10.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议会主权 |
B.人民主权 |
C.法律至上 |
D.普选制度 |
11.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英国君主制 |
B.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C.使英国避免了暴力革命 |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12.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使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这些改革措施
A.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
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C.使广大工人、妇女获得政治权利 |
D.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
13.
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
14.
奥巴马上台之初,雄心勃勃要“改变美国”,但是多年过去了,仍只是一纸空头支票。比如:近八千亿美元重振经济计划实施后,犹如石沉大海,迄今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多年呕心沥血之杰作——医保改革法案,如今仍悬在空中,无法定案;通过削减对富裕阶层的税收优惠来增加政府开支的提议,也未获得通过。对此,他认为“华盛顿将一事无成,因为华盛顿四分五裂”。据此可知,他将“一事无成”归咎于
A.联邦制原则 |
B.民主原则 |
C.自由平等原则 |
D.分权与制衡原则 |
15.
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中写道,“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不可能相互结合。”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形象描述 |
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 |
C.美国实质上是一党专政 |
D.美国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
16.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序号代表的内容应分别是( )
项目 | 法国共和制 | 德国君主立宪制 |
*** 宰相 世袭 皇帝 | ||
C.总统 宰相 选举 皇帝 | D.总统 皇帝 选举 宰相 |
17.
有学生认为19世纪70年代是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开端。该学生这样认为的理由有
①出现“铁血宰相”俾斯麦
②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③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④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出现“铁血宰相”俾斯麦
②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③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④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