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3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体制既不同,建立于其上之政治,自亦不同。如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社会政治进行评价。
材料二 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统一的法典不断推出。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的“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关系,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摘编自王加卫《古希腊与古罗马法律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罗马法律发展的特点。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5年)等整理

归纳材料观点,运用古代史相关知识(任举一例)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要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单选题(共7题)

3.
格罗特指出,“陶片放逐法”是为了“在整个共同体中……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这表明,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
A.维护城邦的民主政治
B.保障了城邦的稳定与安全
C.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
D.强制少数派赞同现有政体
4.
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体现了古希腊
A.分权制衡的民主政治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
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5.
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选票)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说明
A.法庭审判程序具有随意性
B.案件判决结果绝对公平公正
C.民主环节缺乏相应的监督
D.情感是法庭判决的唯一依据
6.
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
A.人文主义精神贯穿公民意识之中
B.法律至上保障了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C.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误用
D.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审判体系
7.
如图是古罗马人在观看某法律的情景,该法
A.在内容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B.是一部调整居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C.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
D.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8.
古罗马某一时期的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保证……”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该时期的法律可能是
A.陶片放逐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自然法
9.
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说明当时罗马
A.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具有平等的约束力
D.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