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93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体制既不同,建立于其上之政治,自亦不同。如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秦、汉以下,全国大一统之中央政府,非神权,亦非民权,但亦不得目之为君权。
——钱穆《国史新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与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权有哪些区别?造成这一区别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在选官制度方面添加了哪些“软件”?
材料三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中约
它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材料四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在15世纪之后输掉了竞争?写出《枪炮、细菌和钢铁》的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中国是如此执着的一个中央集权,……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中国,则可以通过一个愚蠢的决定,阻止一切技术的进步,甚至销毁曾经的财富。
——刘十九《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4)材料四中美国学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拿破仑曾预言:在人类的记忆里,他的文治将比武功更为光辉灿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89年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已被无休止的动荡弄得筋疲力尽,法兰西需要力量。这个时候,雾月政变发生了。拿破仑执政不久,指定四位法律专家负责起草民法。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人的民法典》。该法典处处为资产阶级利益设想,首先关心的是确保其财产所有权。这部法典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到什么地方,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李宏图《拿破仑帝国》
材料二反法联盟各国都称呼拿破仑为“革命之子”,因为他一如往日排斥波旁皇族。在拿破仑所征服的土地上,他结束了封建制度,终止了教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引进了法典及几丝启蒙运动的光芒。然而,他把嫁妆送给了这些国家以后,随后又送入了他任命的新王。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得以上台的有利因素。据材料一,分析《法国人的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作为“革命之子”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为称霸欧洲采取的主要军事行动。
(3)拿破仑对他的文治武功作了自我评价。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拿破仑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单选题(共9题)

3.
格罗特指出,“陶片放逐法”是为了“在整个共同体中……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这表明,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
A.维护城邦的民主政治
B.保障了城邦的稳定与安全
C.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
D.强制少数派赞同现有政体
4.
克利斯提尼时期,富有贵族吃珍贵食物,举办奢华宴会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这一现象
A.是严格实行财产等级制的结果B.得益于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C.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5.
柏拉图曾这样评论雅典民主:“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此现象(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凸显了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D.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6.
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就城邦事务进行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职;发生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
A.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B.限制了雅典人的自由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以法律规范公民参政
7.
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说明雅典民主
A.范围狭窄
B.方式落后
C.性质原始
D.形式开放
8.
下图为公元l世纪罗马帝国版图。鉴于该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罗马帝国在法律方面作出调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颁布公民法以缓和经济矛盾
B.解放广大奴隶扩大统治基础
C.变通法律使其有更大适用范围
D.制定更严酷法律镇压各地反抗
9.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10.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到:“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该材料反映罗马法
A.注重证据,讲究公正
B.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
C.成文法与习惯法并重
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
《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同时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这种规定
A.不尊重个人意愿
B.表明罗马法中私法规范需要完善
C.允许财产留给无血缘关系的人
D.被后世欧美各国继续沿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