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9 年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37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2

1.综合题(共2题)

1.

   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请欣赏下列宣传画,回答问题。



(1)宣传画一中的“大会”的出现与建国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方面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宣传画二中的历史事件完成后,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宣传画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宣传画五中的场景得益于什么制度的实施?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2.

   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 1/4 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 1/3 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当二战的序幕刚刚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 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虽处于劣势,却狼狈为奸,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战火。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四  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2019年5月9日,伊朗宣布,终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以回击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和重启对伊制裁。

(1)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的影响。战后,美日之间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召开了什么会议?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初期反法西斯力量没能阻止法西斯侵略的原因,之后哪一组织的建立改变了这种状况。

(3)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政府“唤起合理经济再生”的措施及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演讲的背景。

(4)据材料四,分析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实质。结合前三则材料,谈一谈你对国家间关系的认识。

2.选择题(共18题)

3.
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 )
A.文化发达B.手工业兴旺
C.商业繁荣D.海外贸易发达
4.
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属于对该地区管理的措施有(   )
①设宣政院
②设伊犁将军
③设行省
④设驻藏大臣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5.
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 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
6.
“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政治制度B.科学技术
C.思想文化D.生活方式
7.
“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 )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D.西安事变
8.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9.
4月23 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表中,其曲作者是( )
A.田汉B.冼星海
C.聂耳D.徐悲鸿
11.
下图是 1972 年 3 月 6 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当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是(   )
A.中美冷战B.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C.中美正式建交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2.
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13.
根据下图内容判断,可以确定的文献是( )
提示一:1776年7月4日
提示二:杰斐逊
提示三: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14.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进步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D.政治制度
15.
对于神学来说,这是一次致命的危机,他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引发上述材料中神学致命危机的理论来自于
A.达尔文B.牛顿C.马克思D.伏尔泰
16.
下表是 1878 年、1893 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年
约20%
约18%
约60%
1893年
约35%~40%
约17%
约45%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17.
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有做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
A.《最后的晚餐》B.《共产党宣言》
C.《汉姆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
18.
1921 年列宁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因此苏俄开始实施(    )
A.暂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两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
19.
下图为 1927~1939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单位:亿美元)其中影响 A 段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事件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D.罗斯福新政
20.
戴高乐曾说,为使复兴的欧洲大陆,能有一个符合我们时代条件的平衡,我们觉得应该在欧洲实现某些集团,下列组织中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联合国B.北约C.世界贸易组织D.欧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