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材料三“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材料四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二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有何重大意义?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引自王静芳《华人世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材料三“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了材料三中的“变化”?并说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材料四1840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历经了哪几个阶段?请你谈谈对西方“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总体认识。2.单选题- (共28题)
3.
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争取民族独立 |
B.推举华盛顿为国王 |
C.实行联邦制 |
D.两党交替执政 |
11.
“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据此推断,基督教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是
A.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
B.基督教阻碍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 |
C.基督教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关联 |
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目的 |
12.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工,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为解决上述困难,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农业集体化 |
13.
下侧表格是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 |||||
年份 | 1913 | 1914 | 1918 | 1919 | 1921 |
纱锭(枚) | 484192 | 544780 | 647570 | 658748 | 1248282 |
布机(台) | 1986 | 2310 | 2736 | 3839 | 4139 |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18.
经过长期的殖民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期间与英国进行过激烈殖民争夺的列强主要有
A.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
B.葡萄牙、荷兰、美国 |
C.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
D.西班牙、荷兰、法国 |
19.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
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实现全面对外开放 |
20.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村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因为国家
A.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2.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
28.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重要讲话,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