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中国人开始对古老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并使中国的文化精神为之一变。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反省从没有如此深入过,而同时引发的社会影响也从未如此广泛过……触及的社会面远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更为深入。
——《复兴之路(新文化运动——近代史上的百家争鸣)》
(1)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中国人开始对古老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并使中国的文化精神为之一变。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反省从没有如此深入过,而同时引发的社会影响也从未如此广泛过……触及的社会面远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更为深入。
——《复兴之路(新文化运动——近代史上的百家争鸣)》
(1)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2.单选题- (共20题)
3.
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4.
华盛顿1786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争取民族独立 |
B.推举华盛顿为国王 |
C.实行联邦制 |
D.两党交替执政 |
5.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
6.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
7.
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应发布于
A. 南昌起义时
B. 九一八事变前
C. 秋收起义中
D. 七七事变后
A. 南昌起义时
B. 九一八事变前
C. 秋收起义中
D. 七七事变后
9.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独立宣言》的颁布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独立宣言》的颁布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0.
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
12.
经过长期的殖民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期间与英国进行过激烈殖民争夺的列强主要有
A.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
B.葡萄牙、荷兰、美国 |
C.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
D.西班牙、荷兰、法国 |
13.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洋务运动的推动
C.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洋务运动的推动
C.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4.
1927年,蒋介石让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承销债券,被以纱业艰难为由拒绝,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其家财。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受西方列强压制 |
B.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
C.民族资本受官僚集团压制 |
D.民族工业彻底衰败 |
15.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B.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16.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
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实现全面对外开放 |
17.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
B.实行政企分开 |
C.鼓励租赁经营 |
D.增强企业活力 |
20.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 |
B.维新变法 |
C.民主革命 |
D.民主科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