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3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政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列出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各一项,并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某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某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捕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2)材料二中的“某国”指的是哪一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材料三: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处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美国宪法规定了怎样的制度?并概括其特点。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六十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单选题(共24题)

2.
梭伦改革后,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3.
古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权利,其“黄金时代”是在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D.查士丁尼改革时期
4.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所说的“全体人民”实际上是指希腊城邦的
A.所有居住者
B.全体公民
C.全体男性公民
D.成年男性公民
5.
古代罗马文明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A.君主专制
B.代议制度
C.法律制度
D.直接民主
6.
孟德斯鸠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实行君主立宪
B.确立三权分立
C.实行地方分权
D.加强中央集权
7.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此项规定直接限制了英国国王的
A.征税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司法权
8.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外交权
9.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A.割地的面积
B.列强办厂的特权
C.开放的口岸
D.赔款的数额
10.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近代主权彘失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11.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13.
下图是一幅革命题材的绘画作品,图中握手的两位人物是***和朱德。该作品名称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飞夺泸定桥》
14.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开始的标志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5.
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展开局部抗战开始于
A.1931年九一八事变
B.1932年一·二八事变
C.1935年“华北事变”
D.1937年卢沟桥事变
16.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A.依赖外援
B.坚持抵抗
C.避战自保
D.妥协退让
17.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8.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B.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C.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19.
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 “一国两制”
B. “和平统一”
C. “九二共识”
D. “国共合作”
20.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中,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议的内容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2.
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该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3.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C.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D.成为德国分裂根源
24.
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A. 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 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 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形成
D.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25.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