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政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列出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各一项,并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某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某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捕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2)材料二中的“某国”指的是哪一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材料三: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处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美国宪法规定了怎样的制度?并概括其特点。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六十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材料一: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政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1)列出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各一项,并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某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某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捕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2)材料二中的“某国”指的是哪一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材料三: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为处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美国宪法规定了怎样的制度?并概括其特点。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六十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2.单选题- (共24题)
4.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所说的“全体人民”实际上是指希腊城邦的
A.所有居住者 |
B.全体公民 |
C.全体男性公民 |
D.成年男性公民 |
6.
孟德斯鸠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实行君主立宪 |
B.确立三权分立 |
C.实行地方分权 |
D.加强中央集权 |
10.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
C.中国近代主权彘失 |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
11.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虎门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A.依赖外援 |
B.坚持抵抗 |
C.避战自保 |
D.妥协退让 |
17.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18.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
B.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
C.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D.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
21.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议的内容是
A.求同存异方针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3.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
B.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
C.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
D.成为德国分裂根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