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明确规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
(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明确规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
(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各是什么?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苏俄(联)美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各是什么?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苏俄(联)美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12题)
7.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9.
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强制没收 |
B.互助合作 |
C.自主经营 |
D.公私合营 |
10.
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承诺的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C.“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
11.
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下图),以讽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该漫画客观上却宣传了


A.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
B.达尔文就是一只猴子 |
C.万事万物皆上帝创造 |
D.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
12.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A.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
B.强盗,带来深重的灾难 |
C.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
D.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