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就写下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它诞生的时间及标志。
材料二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员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巴黎公社》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的性质及理由。
材料三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实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的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愿望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苏联史》
(3)依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就写下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它诞生的时间及标志。
材料二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员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巴黎公社》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的性质及理由。
材料三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实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的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愿望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苏联史》
(3)依据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1题)
2.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3.
贡斯当说:“我承认两种统治的合法性,一种是名正言顺的,它起源于自由选举;另一种是心照不宣,它起源于世袭制。”贡斯当所说的这两种体制分别是
A.民主制和贵族制 |
B.贵族制和僭主制 |
C.君主制和贵族制 |
D.民主制和君主制 |
4.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比较这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
B.立法的出发点 |
C.立法的完整性 |
D.打击犯罪的效果 |
5.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
6.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7.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
9.
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
C.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
D.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
10.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言之有理即可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辛亥革命时期 |
B.国民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1.
***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A.城市中心道路 |
B.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 |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 |
1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② |
D.①④③② |
13.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辛亥革命前后的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A.封建统治被彻底推翻 |
B.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
C.辛亥革命实现了民主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4.
罗素在《中国问题》中写道:“白人则怀着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近代史上,“白人”依照“条约”实现第三种动机最早始于
A.鸦片战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15.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外国人“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A. 列强结成侵华同盟
B. 救亡运动的彻底失败
C. 留学风潮日益泛滥
D. 政府的角色完全转变
A. 列强结成侵华同盟
B. 救亡运动的彻底失败
C. 留学风潮日益泛滥
D. 政府的角色完全转变
16.
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
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
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
18.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
20.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最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A.法国的启蒙思想 |
B.英国的宪章运动 |
C.空想社会主义 |
D.巴黎公社 |
21.
巴黎公社成立以后,公社委员会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主要是为了
A.便于实现人民的监督 |
B.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
C.提高公社的行政效率 |
D.防止委员职务腐败 |
22.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