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23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2题)

1.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1)材料中的“粤匪扰乱”所指为何?“曾姓时髦郎中”所开“洋务清火汤”的主药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摘编自《大国崛起》

(2)面对内忧外患,年轻的天皇进行了一次改革,将日本变成了一个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请问: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来看,日本这次改革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明治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使日本在改革后短短的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为今天成为闻名世界的经济强国、工业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两大政治运动”的推展,目的都是实现民族救亡。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了什么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完成了帝制向共和制的转变,实现了三民主义思想中的哪一方面的巨大成功?
2.
纪录片《大国崛起》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过程中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富有教育意义,也有利于历史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目标。”

——摘自钱乘旦教授《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1)为限制王权,英国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此后,国家的权力重心转移到哪一机构手中?
材料二  “这一事件本身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2)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中“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具体指的是什么?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其对外战争的进步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材料三  “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摘自《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

(3)材料三讴歌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四 

——摘自2017年11月张召忠新浪微博

(4)根据材料四,联系实际生活,猜一猜“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色?

2.选择题(共11题)

3.
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成果;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精美的图书,主要得益于下列表述中的哪些重要发明?
①北宋时发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
②东汉蔡伦改进了技术,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③唐朝炼丹家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现,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
④毕昇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5.
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请你以长征进程为序,将下面这首顺序颠倒的诗歌恢复原貌
①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②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③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④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在奔何处?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6.
下面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一·二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八一三事变
7.
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8.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他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
A.“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C.“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D.“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9.
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缘”来到“它的中央”,主要是因为他们
A.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B.传播了地圆学说
C.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
D.开辟了新航路
10.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下列有关这个国家的表述,哪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A.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B.罗斯福总统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
C.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D.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19世纪后期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吐槽的是
A.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B.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默默相视,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
D.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12.
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观察下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美国“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使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
B.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C.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13.
当今世界,联合同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成立于1945年,总部在纽约
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③最高行政首长为联合国秘书长
④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⑤联合国采取了多次“维和行动”,维和部队被称为“蓝盔部队”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填空题(共1题)

14.
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近代中国政治上独立自主、经济上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开始于________
(2)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是________
(3)祖国不会忘记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赴朝作战的________(军队称号)。
(4)14世纪开始,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5)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盟国对________分区占领,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