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923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1题)

1.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强大离不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如图是耗费巨资专门修建的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它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说说它有什么重要特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博览会上英国的展品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本次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综上所述,英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2.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和“关子”。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扩大
D.商品经济发展
3.
明清之际,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领域出现了
A.倡导平等民主的政治思潮
B.适合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
C.融合众多艺术手段的京剧
D.图文并茂的农业科技著作
4.
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抗议游行。他们举臂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一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5.
黄埔军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立的著名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6.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哪次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7.
1897年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
A.实业救国
B.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
8.
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
9.
有史学家说:“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近代最先“来和我们打麻烦”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10.
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求富”为目的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其中有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发昌机器厂
D.继昌隆缫丝厂
11.
译述《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敲响民族危亡警钟的启蒙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12.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
“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淮海战役
B.西藏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4.
这是一部不朽的名作,它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是
A.但丁的《神曲》
B.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15.
1789年,巴黎制宪议会为宪法附加了一个文献,宣称人具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系列权利。这份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6.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行的经济措施是
A.废藩置县,中央直接治理
B.废除封建身份,取消武士特权
C.殖产兴业,废除行会制度
D.设立新式学校,实行义务教育
17.
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莫斯科等城市还出现了街头市场。这时候,苏俄实行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18.
为了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秩序
B.调整农业政策
C.建立社会保障
D.推行以工代赈
19.
“1941年12月7日上午8时许,首轮轰炸结束,敌方指挥官用预定的信号虎、虎、虎’向上级汇报偷袭成功。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这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德国入侵苏联
C.日军偷袭珍珠港
D.联军诺曼底登陆
20.
某小组围绕下列两幅历史地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A.联合国的建立
B.“冷战”的出现
C.苏联的解体
D.欧洲的联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