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2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努力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担心君主或议会可能会制定一些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就将由专断的权力处置,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司法权如果与行政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004年7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的演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该学说的提出有何意义?
②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立法实践中是如何体现孟德斯鸠思想的?
③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布什作为总统为什么说“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④根据材料三,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笼子”的?
2.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现代中国人努力追求建立民主与法制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实现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实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建设法治化国家颁布了哪一重要文献?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法制和政党制度建设取得哪些成就?“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给我们哪些深刻教训?
③新时期,我国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指出这一时期在立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指出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④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2.单选题(共13题)

3.
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相同点
①打击了氏族贵族势力的残余
②否定或打破了血缘关系
③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
④以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4.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颁布解负令
C.设立陪审法庭
D.向担任公职和参政的公民发放工资
5.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
A.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B.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C.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D.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
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个制度来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7.
《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于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D.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8.
到1832年,英国人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型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9.
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议会有制定法律之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10.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创立政党组织起义
B.颁布宪法保障民权
C.废除帝制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关注民生
11.
《南京条约》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人领事裁判
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与租地的特权
12.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3.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党政权
14.
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5.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各国综合实力的强弱
B.整个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C.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3.选择题(共1题)

16.

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成为了它的一块阵地,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此观点提出的依据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