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提升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91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2.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 智者学派认为奴隶制不合人性,主张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 智者学派的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他曾说:“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根源,并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2.单选题(共14题)

3.
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平民在公民大会中占多数,因此“保留有决定的权力”,但贵族议会并未取消,它“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梭伦维持贵族议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直接民主
B.稳定城邦政治
C.实现轮番而治
D.扩大公民队伍
4.
中国在立法方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的时期是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时期
5.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强调:“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庚子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陈独秀旨在说明
A.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造成国力衰退
B.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C.八股取士对中国文化的危害甚巨
D.闭关锁国政策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6.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C.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D.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7.
齐景公于公元前516年请教晏婴如何巩固统治,晏子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不失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齐景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国家秩序与商业发展相关
C.商人的身份地位变化频繁
D.齐国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8.
16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的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为确立“海上的主人”地位,首先是打败了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9.
西方的贵金属数量的激增,造成了物价的暴涨,但对于这个物价的上涨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学者并不把它叫作通胀,而是把它叫作“价格革命”,被冠以革命的字眼,完全是一个褒义词。西方的学者积极肯定价格革命,是因为价格革命
A.引发商业革命
B.加速西欧社会剧变
C.促使新航路开辟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10.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机器的发明B.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诞生D.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2.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的文明成果有
①利用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
②利用司南辨明方向
③借助《甘石星经》确定许多恒星的位置
④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的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不符合该论述的是
A.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B.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C.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D.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14.
有学者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
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C.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15.
下列纲领与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是
①中共“一大”提出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奋斗目标
②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抗战期间***的持久战策略
④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
同治六年(1867)总理衙门决定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专授天文学和数学。恭亲王建议翰林、进士、举人都可以申请入学,读了三年之后予以“格外优保”的升官机会。但此建议遭到部分官员的激烈反对,其中一位御史提出建议:“止宜责成钦天监衙门考取年少颖悟之天文生、算学生,送馆学习,俾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该御史的建议旨在
A.倡导中西两种科学交流
B.贬抑西方天文学、数学
C.以委婉的方式引进西学
D.沟通与调和东西方文化

3.选择题(共1题)

17.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主流思想这样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日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主流思想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