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91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4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作家哈里耶特·比彻·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又叫《黑奴吁天录》,写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小说概要如下:
乔治·哈里斯的黑人奴隶被主人送到工厂劳动。聪明的乔治发明了一台先进的机器,受到了工厂主的赞扬和工友们的尊敬。但乔治的主人赛门•勒格里认为乔治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工厂主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出色的工人而倍感惋惜,但受制度与法律的制约,他又无能为力。回到种植园的乔治,遭到主人给予的身体上、尤其是心理上的折磨。在汤姆临死前,汤姆在肯塔基州时的主人,“仁慈”的奴隶主的儿子出现了,他要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却发现已经迟了。

——摘编自何成刚,沈为慧《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单选题(共18题)

2.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A.民主政治赋予公民思想自由
B.人文主义思想滥觞
C.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D.城邦制度日渐衰落
3.
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罗马,“同所有一般的民法一样,继承法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一种结果,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这种经济组织是以生产资料即土地、原料、机器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强调帝国利益至上
B.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C.根植传统意义深远
D.与时俱进内容丰富
4.
古罗马《阿奎流斯法》规定,在限于自由人参加的、公开举行的摔跤、混斗和拳击比赛中,一个人无需为杀死或伤害另一个参赛者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反映了
A.罗马法缺乏严密性和公正性
B.自由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C.体育精神与法律原则的融合
D.竞技体育失去理性精神引领
5.
1714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图中总一切。政敌称他为“首相”,讽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责任内制尚未完全定型
B.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
C.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
D.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
6.
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只要一天它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这反映出
A.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建国前夕中共工作重心发生变化
C.近代外交给予了中共有益反思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7.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指出:“(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解决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势。”这一变化说明
A.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B.巴黎公社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进行了有效的民主实践
D.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
8.
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表明美苏
A.根本利益基本趋向一致
B.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C.敌对意识逐渐走向淡化
D.企图共同主宰世界秩序
9.
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
B.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10.
唐代前期均田制关于百姓部分受田状况如下表是所示。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均田制
A.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B.加强了政府对人民控制
C.缩小了土地买卖的范围
D.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11.
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12.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现自我。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社会统治处于失衡状态
B.理学的影响力削弱
C.城市物质生活条件提升
D.民众创新意识增强
13.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据此可知,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认识
A.淡化了近代自然科学活跃的原因
B.夸大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C.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
D.突出了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意义
14.
1865年,非洲只有沿海和内陆几个地区为人们所知晓。到19世纪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上仍未受欧洲的影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技术进步提升非洲抵御能力
B.黑奴贸易导致非洲贫穷落后
C.地理障碍阻挡欧洲国家接近
D.非洲资源匮乏未能吸引欧洲
15.
下表为1867——1894年全国各主要出口商品比重变化表(据《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第37页表改编,单位:%)。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
A.出口商品的多样化趋势不断减弱
B.丝茶大宗出口商品比重逐渐上升
C.出口贸易的殖民地性质增强
D.成为外国列强商品销售市场
16.
1980年9月,国务院批准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批准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使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酝酿
C.要求深化国企改革简政放权
D.已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17.
清朝嘉庆年间,两湖地区的桂东县:“生齿日繁,谋生者众,深山高陵种植杂粮,几无隙地”。祁阳县则是“柴木日系”“柴价视昔而贵。”这表明当时
A.社会农业生产能力出现倒退
B.恶性垦殖引发市场柴价上涨
C.生产压力增大引发人地矛盾
D.人口增长加剧山区过度开发
18.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原有的外交决策机构和决策方式受到冲击,在延续传统决策方式和决策信息来源的基础上,地方督抚也参与外交决策。这表明清朝
A.完成近代外交体制的构建
B.外交机构逐渐半殖民地化
C.中央集权决策呈下移趋势
D.地方获得外交决策自主权
19.
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了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发展会议,要求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增加进口。1964年联合国大会还接受发展中国家的建议,将贸易发展会议定为它的常设机构。这表明
A.南南合作顺应时代潮流.
B.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