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谈谈你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材料一 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谈谈你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2.
苏俄革命道路和苏联建设模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根据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简析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
(2)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只列现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根据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简析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材料一中邓小平说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列宁实行的哪项政策?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实质。
(2)对材料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只列现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产生和发展原因?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产生和发展原因?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4.
(加试题)雅典卫城,是古希腊文明的历史见证,世间每一个旅行者精神与理想的栖息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城座落在雅典城中心一个不大的陡峭的山顶上。远古时代,卫城只是作为御敌的城堡。到了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为了纪念希腊反波斯侵略战争的胜利,适应雅典在希腊的霸主地位,伯里克利便大事修建卫城,把它建成一个宏伟壮丽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些大小的神庙,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高高耸立在卫城上。……这座著名的卫城建筑群,从远处眺望,宏伟壮观,从近处细看,精美别致,呈现出一幅细腻而美妙的画卷。
——摘自罗静兰《古代希腊建筑艺术》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末期,雅典的自由一如它的民主,同样地趋于极端;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保守思想,那般的外露锋芒,终不能见容于雅典,是可以理解的。到公元前4世纪,这种民主和自由,随着奴隶制的城邦一道,无可挽回地经历了衰落的命运。……直到18世纪。按雅典标准,后来建立的罗马共和国远称不上民主,但是人民在选择其统治者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使我们有理由把它看作古典民主的一种变体。……到中世纪后期,民主列车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自治城市中隐约显现出来。
——摘自陈德正《苏格拉底》,苏瑞林《民主在欧洲的旅程——从雅典城邦到欧洲联盟》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及建造的时代背景
(2)苏格拉底是一位保守派,但又是一位“外露锋芒”的“改革家”,请指出苏格拉底作为“改革家”的基本主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意大利显现出来的“民主列车”指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城座落在雅典城中心一个不大的陡峭的山顶上。远古时代,卫城只是作为御敌的城堡。到了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为了纪念希腊反波斯侵略战争的胜利,适应雅典在希腊的霸主地位,伯里克利便大事修建卫城,把它建成一个宏伟壮丽的纪念性建筑群。一些大小的神庙,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高高耸立在卫城上。……这座著名的卫城建筑群,从远处眺望,宏伟壮观,从近处细看,精美别致,呈现出一幅细腻而美妙的画卷。
——摘自罗静兰《古代希腊建筑艺术》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末期,雅典的自由一如它的民主,同样地趋于极端;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保守思想,那般的外露锋芒,终不能见容于雅典,是可以理解的。到公元前4世纪,这种民主和自由,随着奴隶制的城邦一道,无可挽回地经历了衰落的命运。……直到18世纪。按雅典标准,后来建立的罗马共和国远称不上民主,但是人民在选择其统治者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使我们有理由把它看作古典民主的一种变体。……到中世纪后期,民主列车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自治城市中隐约显现出来。
——摘自陈德正《苏格拉底》,苏瑞林《民主在欧洲的旅程——从雅典城邦到欧洲联盟》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及建造的时代背景
(2)苏格拉底是一位保守派,但又是一位“外露锋芒”的“改革家”,请指出苏格拉底作为“改革家”的基本主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意大利显现出来的“民主列车”指的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3题)
7.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引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
B.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 |
C.“天翻地覆”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D.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8.
某学者在回忆参加新中国某次会议时,写到:“在讨论中有的小组对我的提名提出了意见,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我既作为工人代表,实际却是职员,不够理想;二是介绍我的缺点中有‘联系群众不够深入,提意见不够大胆’。选民们认为:‘如果我们有意见’,他不敢大胆提出,怎能做我们的代表?”该回忆录可以用来研究以下哪像政治制度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一国两制 |
9.
特别行政区体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其共同点有
①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③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①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③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0.
欧洲难民危机是欧债危机以来西方遭遇的又一次严重挑战,规模为二战后所罕见,西亚、北非成为难民来源的重灾区。应该说,在这场难民危机中,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是因为西方国家推行
①霸权主义
②强权政治
③人权优先论
④“冷战”政策
①霸权主义
②强权政治
③人权优先论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1.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重要事件及其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9世纪中后期电讯事业迅猛发展 | 世界各地联系更为紧密 |
B |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 | 美国的工业、金融实力居世界首位 |
C | 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 | 亚非国家开始形成联合反帝反殖斗争的格局 |
D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 |
A.A |
B.B |
C.C |
D.D |
12.
《史记·河渠书》里记载:汉武帝时“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其中的竖井是为了把暗渠中的水引上来 |
B.西汉时期已经创造了“井渠” |
C.体现了中国古代新疆人民的智慧 |
D.为四川地区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
13.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
B.世界市场的形成 |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D.财富资源的猎取 |
14.
下图为荣氏兄弟于1923年申请注册“兵船”牌面粉商标,这是我国商标注册史上首开注册记录的第一号商标,该品牌注册后成为了畅销海内外、一展国人壮志的民族品牌的代表。其主体图案为一艘乘风破浪,面向西方行驶的兵船,左右两行文字是“中国自制顶上面粉”“商部批准概免税厘”。从材料中可知,兵船牌面粉在20世纪早期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②企业家倡导“实业救国”
③群众反帝爱国的推动
④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①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②企业家倡导“实业救国”
③群众反帝爱国的推动
④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15.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理解正确的是:
①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②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③“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②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③“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6.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下列关于该会议的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八大召开时我国正处于“一五”计划期间
②八大片面夸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④八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成就
①八大召开时我国正处于“一五”计划期间
②八大片面夸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④八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成就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17.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的相关举措,属于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是
A.农业合作化 |
B.人民公社化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19.
近代某思想家:“他们仅仅是主权者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这里的“主权者”是指
A.君主 |
B.贵族 |
C.人民 |
D.议会 |
22.
(加试题)苹果公司现在的logo为大家熟知,而苹果电脑公司早期的徽标已经鲜为人知:中间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读书的一个图案;上下有飘带缠绕,书写APPleComputerCo字样,外框上使用了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短诗。充满了浪漫色彩,在苹果你永远会远离机器,永远充满人文和人性。以下对于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B.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
C.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
D.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23.
(加试题)、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下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风格相近的是
A.![]() |
B.![]() |
C.![]() |
D.![]() |
24.
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
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 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
26.
“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
A.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
B.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