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功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哪部法律文献制定后的变化?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功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哪部法律文献制定后的变化?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2.
人类文明的演进离不开继承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在现代民主形成时期,古代民主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最后的结果无疑很有戏剧性: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
(1)据材料二比较法国革命者与美国建国精英在追求现代民主上的不同点。
(2)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美国建国精英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的成因。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在现代民主形成时期,古代民主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最后的结果无疑很有戏剧性: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
(1)据材料二比较法国革命者与美国建国精英在追求现代民主上的不同点。
(2)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美国建国精英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的成因。
2.单选题- (共28题)
3.
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
B.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
C.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
4.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D.效益优先的原则 |
5.
19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德国的政体均被称为“君主立宪”。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相同点是
A.均由本国成文宪法确定 |
B.最高行政机关均由议会产生 |
C.英国下院和德意志帝国议会均由民选产生 |
D.国家元首都可以解散议会 |
6.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下列表述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中央和地方的妥协创立了联邦制 |
B.国会和法院的妥协创立了总统制 |
C.大小州妥协规定了参众两院名额 |
D.南北方妥协给予黑人部分的权利 |
7.
“据俄新社2015年11月23日消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将向议会提议,批准英国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该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
A.议会对提议的支持率 |
B.国王对提议的态度 |
C.民众对议会的满意度 |
D.国王对首相支持度 |
8.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为解决“其专在上”的弊端,英国创新的一种政治体制是( )
A.三权分立体制 | B.民主共和体制 |
C.内阁制 | D.君主立宪制 |
9.
左宗棠、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虽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人生理想追求。假设共坐一起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
A.推翻清政府,建立汉人政府 |
B.建立民主政体 |
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 |
D.驱逐日本侵略者 |
10.
《理想与现实的徘徊》一文中评论近代某种经济思想:“预期了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社会,……这在中国自然经济面临崩溃的前夜,只能是逆历史的潮流的空想”。这种经济思想出自于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编》 |
C.《天朝田亩制度》 |
D.《共产党宣言》 |
11.
历史是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中发展的,又与一定的政治关系相联系,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选项中依次符合图中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D.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
12.
“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
B.辛亥革命 |
C.国民革命 |
D.抗日战争 |
15.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相同 |
B.革命任务相同 |
C.指导思想相同 |
D.革命对象相同 |
1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
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
C.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
D.是一种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
18.
《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
A.《共同纲领》 |
B.1954年宪法 |
C.1982宪法 |
D.1999年宪法 |
19.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
A.和平共处不称霸 |
B.求同存异谋发展 |
C.加强团结不结盟 |
D.区域互利求合作 |
21.
下图是1971年7月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著名照片。此次会谈双方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日期及准备工作
③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交谈
④商讨《中美建交公报》的具体内容

①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日期及准备工作
③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交谈
④商讨《中美建交公报》的具体内容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2.
有学者表示:“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公开演说,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此时距二战结束还不到半年,这对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段话意在指出
A.美国是冷战发生的始作俑者 |
B.斯大林倡导第三次世界大战 |
C.苏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历史必然 |
23.
二战后,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迈出西欧国家联合第一步的是成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 |
B.欧洲经济共同体 |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D.欧洲共同体 |
24.
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业区的“市”内,而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
A.农业的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坊市制的变化 |
D.手工业的进步 |
26.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文景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时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说明文景时期商业的发展
A.强化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
B.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D.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 |
27.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据此可知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 |
B.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 |
C.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 |
D.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 |
28.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9.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 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 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 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 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A. 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 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 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 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