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0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二: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再到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三: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1)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确立的过程。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而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材料三: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亚非会议中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方针。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加利认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2.单选题(共31题)

3.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选贤任能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4.
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他将其制定的法律刻画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与官员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梭伦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
B.梭伦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
C.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的立法蓝本
D.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
5.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颁布“解负令 ”
D.鼓励发展工商业
6.
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这表明
A.环境对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B.民主制度进入繁荣时期
C.城邦制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D.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7.
在古希腊的一些城邦,“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每个公民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这反映出其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所有人都有投票权
C.主权在民
D.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8.
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具有很强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B.民主政治较发达,民众享有充分的行政、司法等政治权利
C.公民以极大的热情和自豪感投入到城邦政务中去
D.希腊公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9.
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分类标准
调整对象
表现形式
适用范围
立法方式
权利主体
名称
公法
私法
成文法
不成文法
自然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公民法
长官法
人法
物法
诉讼法
 
A.体系完备
B.博采众长
C.影响长远
D.崇尚公平
10.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A.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12.
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这表明
A.公平正义是罗马法永恒的价值追求
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C.罗马法源自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
D.罗马公民法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
13.
公元前449年,罗马公布《十二铜表法》。关于该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②标志古代罗马成文法出现
③协调了罗马公民间的利益
④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D.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5.
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
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
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
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16.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18.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19.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20.
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
1950年起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几乎中止。1972年至1976年间,大约有1.2万名美国人访问了中国,其中95%由非政府组织——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联系安排;中国也有700多位科学界、教育界人士访问了美国。可见
A.中美建交打破两国隔绝状态
B.两国关系改善推动文化交流
C.民间组织是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中坚力量
D.教育文化界人士开启了中美关系破冰之旅
22.
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
类型
部分代表国家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积极奉行不结盟政策
23.
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24.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并可能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对这则材料,从日美关系角度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追随美国,亦步亦趋
B.日本先于美国和中国正式建交
C.日本既追随美国,又有外交自主倾向
D.日美同盟濒于瓦解,日本摆脱美国控制
25.
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先后向全球各地派出5000多人次的维和人员。今天,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承担联合国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出资额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中位居第二。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6.
在中国大事年记中曾对2001年有过这样的评价:“今年是中国荣耀之年,国家形象在几年后可以向世界人民展示,在经济上融入到国际大家庭之中,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这里的“突破”主要意指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积极参加,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D.中共成立80周年之际,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7.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B.反对美苏霸权,实行改革开放
C.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真正的不结盟
D.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28.
下图是1972~2010年中美关系变化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B.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帆风顺
C.70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
D.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陷入绝境
29.
中国和印度的和平发展,对对方是机遇,对世界也是机遇。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0.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据此,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
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1971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依据是:
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②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
中国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A. 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 受到美苏两国支配
C. 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D. 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33.
1949年2月初,***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选择题(共5题)

34.

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blank#}1{#/blank#},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blank#}2{#/blank#},

35.

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blank#}1{#/blank#},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blank#}2{#/blank#},

36.Do you like oranges?                            

37.Do you like oranges?                            

38.Do you like orange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