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0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此后三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中、美都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实》
材料四:1950年1月,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54年3月8日,美日签订《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府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是指近代中国发生的什么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社会对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反应。
(2)根据材料二,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指出“驼峰航线”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特征。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单选题(共26题)

2.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选贤任能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3.
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4.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与客观
5.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法律应该是
A.自然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
6.
“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法律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保护了雅典平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7.
古罗马法学家说:“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C. 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D. 主张消除阶级压迫
8.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9.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赞成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改革
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1.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判断;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的是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13.
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① 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②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 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 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4.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5.
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一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表现为
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D.提出了联合农民阶级斗争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16.
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B. 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 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D. 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取得的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下图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国民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中共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C.第二次国共合作已实现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18.
淞沪会战历时近三个月,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表明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
C.避免了上海的迅速沦陷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19.
下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图片信息:抗战八年纪念,冀鲁豫第六军分区)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重要领导干部组成比例表 (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表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1.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这一传统应该是(    )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另起炉灶”
22.
围绕以下历史场景出现的原因,学习小组得出四个结论,指导教师应予以纠正的是(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些非洲国家的代表在会场上兴奋起舞,振臂欢呼
①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②所有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③美国政府孤立新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②③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4.
根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再重复划分敌、我、友,团结一部分国家打击某个或某些国家的策略。材料体现了中国某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签订《中日联合声明》
C.重返联合国
D.实行不结盟政策
25.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制内阁D.1832年议会改革
26.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27.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B.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3.选择题(共7题)

28.

利用下边的方法可以画出一个圆,试解释这样画圆的道理.

29.

利用下边的方法可以画出一个圆,试解释这样画圆的道理.

30.

列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31.

列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32.摩擦起电{#blank#}1{#/blank#}(填“创造了”或“没有创造”)电荷.如图所示,小女孩在科技馆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原因是头发带上了{#blank#}2{#/blank#}电荷而相互排斥.

33.中国计划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34.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