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地区四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历史月考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90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对比思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结合所学,完成表格与问题。
(1)对比:完成表格信息。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新时期:“③ ”政策
a.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① 会议;c.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② ”方针,解决了与会国矛盾。
a.坚定的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b.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c.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体现④ 特点。
 
(2)思考: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请指出“建国初期”和“新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最主要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三次大革命”的一次历史事件,并简述其意义。
(2)据材料二列举导致西欧崛起的主要政治因素。简述“群雄竞起”的表现?
3.
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

(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
材料三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
材料四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单选题(共26题)

4.
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
C.设立民众法庭
D.设立四百人会议
5.
《雅典政制》中记载:
①议事会是抽签选举的,议员五百人……
②主席团职位轮流担任……
③主席团有一个总主席……
④任职一日一夜,不得延长……。这些规定中,有利于保障民主防范专制的设计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最伟大的形成时期是在公元前最后150年,下列能成为该学者论据的是
①《十二铜表法》诞生
②公民法开始形成
③万民法的出现
④自然法的提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
17世纪的某一天,荷兰执政发表宣言,声称他接受邀请去英国,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荷兰国会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与这一情节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航海条例》引发英荷战争
C.英国议会诞生
D.《权利法案》颁布
8.
保障民主的方法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美国1787年宪法把总统“关进笼子”的设计有
①总统通过选举产生
②任期六年
③总统任命最高法院法官要国会通过
④受内阁制约
A.①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
A.联邦体制
B.三权分立原则
C.邦联体制
D.民主共和政体
10.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11.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曲描写的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渡江战役
12.
成都锦华茶楼向市政府请求允许演大鼓书,并承诺每日加唱抗战歌曲,藉资宣传。成都市长认为茶馆观众集中,如遇空袭,十分危险,拒绝了这个请求。这一情节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31年—1937年
B.1937年—1938年
C.1938年—1945年
D.1946年—1949年
13.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14.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罢,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时间开始了》这首诗被称为“开国之绝唱”,诗中美好时间开始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三大战役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改革开放开始
15.
***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这一论述的背景是
A.解放后共同筹建新中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D.文化大革命中制度破坏
16.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务员要持宪法宣誓就职,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举措。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1995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17.
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构想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的一步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18.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包含美方这一声明内容的文件首先发表在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纽约
19.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题合理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冷战结束了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发展
D.论欧盟崛起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20.
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了
A.社会主义运动
B.和平与发展
C.不结盟运动
D.世界多极化
21.
《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该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井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22.
下图为明代书中所绘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提花技术,能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花样。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说明古代中国已有机器工业
B.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高超
D.说明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
23.
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思想解放的过程,下列认识的变革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工作的重心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24.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材料中的“市”
A.体现了草市的特点
B.主要商品是农产品
C.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D.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5.
读下表,从表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商税总额不断增加
B.政府高度重视商业
C.商业已经成为本业
D.商业税率不断提高
26.
观察下图。同学们在运用该图时,最有可能是想以此佐证
A.小农户经营方式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进入又一个开放的新阶段,下列关于上海主动对外开放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1842年上海开辟成为通商口岸
B.1980年上海成为经济特区
C.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D.2001年浦东实现开发开放
28.
丛书“我们的年代”对建国以来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流行词汇进行了记录。下列四组流行词汇中,属于70年代的是
选项
流行词汇(摘选)
A
造反有理;革命委员会;斗、批、改
B
三大改造;赶超英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个体户;迪斯科;民工潮
D
干部服;平反、昭雪;恢复高考
 
A.A
B.B
C.C
D.D
29.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的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口述史料
D.实物材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