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表格的提示,填写字母A、B、C、D所代表的内容。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重大事件 | 主要领导人 | 性质 | 主要历史意义 |
A | 洪秀全 |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 | B | C |
五四运动 | |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D |
材料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
——这就是结论——《***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表格的提示,填写字母A、B、C、D所代表的内容。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俄国人的路”走不通之后,中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其开创的标志是什么?
2.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才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才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14题)
3.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在阿提卡地区颁布法典,刻在16块白色旋转木板上,史称《阿提卡法典》,内容包括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进工商业发展等。这一法典
A.基本满足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要求 |
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C.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 |
4.
美国学者芬利指出,在雅典“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没有任何行动或个人行动的范围是国家不能合理干涉的——只要公民大会认为这一干涉是正确的。自由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和参与决策过程,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表明雅典
A.国家权力制约个人自由 |
B.主张法律至上 |
C.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 |
D.强调主权在民 |
5.
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这材料主要说明
A.罗马人发明了公司 |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
C.罗马法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 |
D.罗马法明晰了所有权归属,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7.
法国《1791年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称“积极公民”,有选举权;《1793年宪法》则规定,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享有选举权。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启蒙运动的影响 |
B.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
C.工业革命的影响 |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8.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最终通过“利益谈判”实现“妥协”的“多元利益集团”,不包括
A.大州与小州 |
B.共和派与君主派 |
C.南方与北方 |
D.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
11.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
C.民国取代清朝、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
13.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
14.
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A. 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 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A. 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 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15.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这个条约,既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尊严跌至谷底,也是中国重新起步、从头开始的起点。”这里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