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898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7/4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历史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

 
①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④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①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④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1)请用材料一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共理论创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_______中共成立后十分重视工人运动:_______

材料二:人物(如图1)


(2)图1所示中两位将军同仇敌忾、为国捐躯,这说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是怎样的关系?

材料三:如图2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哪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此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要求答两点)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斗争实践的认识。
2.
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生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⑥敌对时期(1949-1972年)。

(1)请问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哪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

(2)据材料二画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建立的史实。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虽然世界上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无论西方世界的领导权从英国转移至美国,还有冷战结束、新秩序的构建,都没有以暴力方式出现。……从以前和未来看,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逐步走出一条完全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大国关系之路。

——摘自黄平《并不存在大国之间必有一战的规律》

(3)历史上“大国之间必有一战”的现象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两国能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理由。(答一点即可)

材料四:

(4)上图反映了中美关系呈现出积极而重大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3.
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1)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助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理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2)据材料二、三,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3)根据材料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须选取2个历史事件分别进行分析说明)
(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2.选择题(共11题)

4.
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小涵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  )
A.雕版印刷术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突火枪
5.
某校八年级(2)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事件。如下图是小红同学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是(  )
A.湘江战役B.遵义会议C.四渡赤水D.会宁会师
6.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7.
中国的近代化在起步阶段,从器物和教育等层次推进,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些层次的是(  )
A.
B.
C.
D.
8.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严禁鸦片
9.
如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下列主题最符合笔记内容的是(  )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
10.
如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11.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如下表“事件概述”与“历史评价”关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概述
历史评价
A
从武装革命到“光荣革命”
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
从《独立宣言》发表到1787年宪法颁布
君主立宪制是防止专权的有效机制
C
从《人权宣言》颁布到《民法典》颁行
《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D
从武装倒幕到明治维新
摆脱了民族危机,保留了封建残余
 
A.AB.BC.CD.D
13.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下列情景不可能见到的是(  )
A.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4.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
①论文:《德国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
②视频:《联合国的成立》
③图片:《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参加雅尔塔会议》
④文件:《九国公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