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89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它有何特点与作用?
(3)根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四条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制定关于迁徙的自由、归化与居住自由、公民权、护照,包括保险在内的法规;关于全部民事、刑事与诉讼法之统一立法。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第三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对皇帝任命的宰相行使预算审核、行政建议诸权利。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摘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根据材料,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的民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3.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举例说明这一时期美苏对抗给欧洲和亚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2.单选题(共22题)

4.
雅典民主制度中,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 公民大会 B. 元老院 C. 民众法庭 D. 五百人议事会
5.
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说明他(  )
A.逆民主潮流而动B.对民主失去信心
C.极力宣泄个人偏见D.看到民主制度弊端
6.
古代雅典形成民主制度和罗马共和国早期开始形成法律制度的共同原因是
A.城邦是公民的政治共同体
B.城邦经济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C.奴隶主集团控制奴隶的需要
D.对外战争和扩张势力的结果
7.
约翰是一位来自美国内华达州的参议员,他在参议院可能见到代表该州的“老乡”最多有
A.1名
B.2名
C.3名
D.不确定
8.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9.
下列内容最能体现1787年宪法民主性的是
A.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B.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C.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大权
D.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10.
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1968~1974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A.美国政体趋于完善B.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C.西方民主的局限性D.美国民主的独特性
11.
下图是签订《南京条约》时的场景图,这一事件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12.
高一某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3.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14.
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
③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16.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后者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③前者落后于时代潮流,后者适应了时代潮流
④前者具有空想性,后者缺乏现实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南京条约》
18.
《俄国新闻报》说:要紧紧抓住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大好时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这里所说的“解决”主要是指
A.严厉惩治日本B.参与瓜分中国
C.稳定中国秩序D.策动联军侵华
19.
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B.开展反“围剿”斗争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20.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1954年宪法颁布后
D.“文化大革命”后
21.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2.
研究者发现,欧洲经济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这主要是因为( )
A.欧共体集团排斥他国经济
B.欧洲各国的经济竞争加剧
C.冷战当中的阵营对峙
D.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3.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多数国家经济困难,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B.各国照搬苏联模式,政治僵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执政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
24.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25.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选择题(共2题)

26.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贝贝熊孕婴童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了0-6岁的婴幼儿毛衣、棉衣、棉鞋等物资。这些物资(    )
27.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