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政治措施有哪些?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的政治影响?
材料二自由的要领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美国政府结构组成部分的主要职能和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
材料一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政治措施有哪些?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的政治影响?
材料二自由的要领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美国政府结构组成部分的主要职能和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材料四
1982年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82年 | 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
1979年 -2000年 | 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4)根据材料四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就。
2.
阅读下列材料,了解近代的中日关系。
材料一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大量文物并进行分析。
图一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图二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图三

2015年9月17日“丹东一号”打捞出的瓷片拼成的瓷盘
“致远”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YüAN”(致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IMPERIALCHINESE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水浸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厘米、高1.5厘米。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应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①丰岛海战、②黄海海战、③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序号中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依据材料写出判断依据。

材料二
材料三正是在1942年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八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3)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核心要素。
材料一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大量文物并进行分析。
图一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图二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图三

2015年9月17日“丹东一号”打捞出的瓷片拼成的瓷盘
“致远”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YüAN”(致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IMPERIALCHINESE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水浸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厘米、高1.5厘米。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应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①丰岛海战、②黄海海战、③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序号中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依据材料写出判断依据。

材料二
材料三正是在1942年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八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3)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核心要素。
2.单选题- (共27题)
4.
经过两年的工作,10人法典编著委员会将成文法刻在十二个铜表上,立于广场,公布于众。该成文法的颁布


A.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B.废除了贵族特权 |
C.解决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
D.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
5.
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审视这些法典,认为这些旧有法典具有无法掩蔽的基本缺陷。为了他的帝业,他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为此,他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
B.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C.组织汇编《民法大全》 |
D.将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
10.
下图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的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应为


A.1840年 |
B.1842年 |
C.1860年 |
D.1900年 |
13.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准确分析了中国国情 |
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 |
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
D.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
14.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这个条约,既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尊严跌至谷底,也是中国重新起步、从头开始的起点。”这里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
B.《北京条约》 |
C.《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16.
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深入江西农村考察,在瑞金某个偏僻山村的旧墙壁上发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该标语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是
A.五四运动时期 |
B.北伐战争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7.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下列属于国民党抗战史实的事件是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远征军入缅作战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远征军入缅作战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1.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
22.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和平统一 |
B.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D.一国两制 |
23.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1946年的重庆谈判 |
B.1949年的北平和谈 |
C.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政治协商制度 |
28.
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此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
C.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3